昨日,国家统计局局长马建堂在第三届中国统计开放日上表示,从明年起决定把企业的人员划分为企业管理人员、一线工人等共五个档位,分别调查这五个档的岗位工资标准。业内分析,现在统计局提出员工工资分档统计,适应了当前社会发展的需要,公众有望得到更贴近自身的工资数据。
“从2009年起我们扩大了被调查对象,已经把私营企业纳入了统计范围内,私营企业的平均工资水平也纳入了进来。从明年起我们决定把企业的人员划分成五类岗位:企业管理人员、一线工人等共五个档位,我们要分别调查这五个档的岗位工资标准。”马建堂说。
很多年来,我国的职工平均工资统计数据只有平均数,而没有覆盖社会不同职业以及不同行业的具体分布数据。业内认为,这种在收入差距上不做如何区分统计的简单平均,把年薪几千万元和年收入几千元的收入差距抹平,整出平均工资来给大家看,更像一场数字游戏,没有多大实际意义。
北京大学社会学系教授夏学銮表示,目前工资统计过于笼统,只是一个平均工资,不能反映出各个职位之间的收入差距。把员工工资分档统计,有利于了解各个群体之间的收入状态,也有利于工资数据的内部结构,可以为国家制定收入分配提供重要参考依据。
事实上,近年来,我国也在不断完善职工工资统计制度。从2010年起,国家统计局扩大了被调查对象,把城镇辖区内全部私营法人单位纳入工资统计调查范围,并定期发布年度私营单位平均工资统计数据,从而更好地反映了我国整体工资情况。
“随着信息化时代的到来,民众对数据的需求也越来越精确,这就要求统计应该走向细化,不仅要反映一个整体的状态,更要反映出各个部分的情况,统计细化将是未来统计发展的一个重要方向。”夏学銮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