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时间2011年12月19日,美联邦巡回上诉法院就非公路用轮胎司法诉讼案作出历史性的判决,裁定美商务部不能在视中国为非市场经济国家的情况下进行反补贴调查。
这则判决,从根本上确认了美国商务部对中国出口企业进行反倾销和反补贴调查“不合法”。这也就意味着,自2006年底,美国商务部(DOC)重启对华反补贴调查以来,作出的几十宗反补贴决定,均不符合美国现行法律。
商务部公平贸易局负责人昨日就此发表谈话指出,美方多年来对中国进行的反补贴调查既违反世贸规则,也没有美国法律依据,希望美方尽快纠正其在不承认中国市场经济地位情况下对中国产品进行反补贴调查的错误做法。
对外经贸大学中国WTO学院副院长屠新泉就此案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对于饱受美国商务部“双反”调查的中国企业而言,这是一个划时代的制度性的重要胜利。“这一判决结果对行政机关如何遵循使用反补贴法,以及基于非市场经济调查方法,在征收反倾销税的同时又征收反补贴税,这一法律适用性的问题作出了清晰的判定。”
从根本上否定30余起反补贴案件合法性
而引发这一裁决的诉讼方,是一家中国轮胎企业河北兴茂及其美国母公司。
该案件可追溯到2007年。当年6月,美国厂商Titan联合工会工人提出申诉,要求对进口产品征收反倾销税。2008年8月,美国国际贸易委员会(ITC)发布肯定性损害终裁结果:倾销税率上河北兴茂28.69%、贵州轮胎5.25%、天津联合8.44%,三家企业的补贴幅度分为14%、2.45%、6.85%;其他23家单独应诉企业12.58%,未应诉企业惩罚性税率仍为210.48%。
当时,河北兴茂及其美国母公司GPX不服这一结果,随即委托温斯顿律所进行申诉。
据此案的中国代理方美国温斯顿律师事务所律师黎宇介绍,“我们一开始抗辩时就提出两点,一是按照24年前著名的乔治城钢铁案,反补贴法律对非市场经济国家并不适用,一是美国政府(商务部)未能合理解决‘双重计算’问题,应撤销反补贴法令。这两点也正是中国政府一直强调的。”
在“双反”调查中,反倾销和反补贴调查是针对不同类型的不公平贸易。反倾销旨在调查外国出口商是否在美国以不公平的低价销售涉案产品;反补贴案旨在调查外国出口商是否获得所在国政府给予的违规补贴。
上述公平贸易局负责人表示,2006年11月以来,美商务部在不承认中国为市场经济国家的情况下对中国开启反补贴调查。尤其国际金融危机发生后,美方更加频繁地使用反倾销反补贴措施限制中国产品。
据商务部统计,迄今为止,美商务部在没有国内法律授权的情况下先后对中国产品发起30起反倾销和反补贴调查。公平贸易局负责人说,美商务部在使用替代国方法对中国企业征收反倾销税的同时,又征收反补贴税,构成了对中国企业的不公平待遇,损害了中国企业的正当权益。
12月19日,上诉法院宣布裁决结果,“我们认为美国国会通过1988年和1994年两次对反补贴法律的修改,已经批准了之前行政机关和法院作出的解释:非市场经济条件下的政府财政援助不能够被认为是补贴,因此,反补贴法律对非市场经济国家不适用。”
贸易摩擦难断中国企业仍将面临反倾销挑战
黎宇说,“受益的将不仅仅是河北兴茂,以及涉及到工程轮胎出口的10多家企业。过去5年来,美方向中国所发起的30多项反补贴调查案例,都需要纠正,比如最近的一个大案例太阳能电池。”
公平贸易局负责人表示,世贸组织裁决和美上诉法院判决表明,美方多年来对中国进行的反补贴调查既违反世贸规则,也没有美国法律依据。尽管该案诉讼法律程序尚未完结,但中方希望美方能够遵守法律和规则,尊重美国司法判决,尽快纠正其在不承认中国市场经济地位情况下对中国产品进行反补贴调查的错误做法。
不过,对于此判决是否能阻止中美贸易摩擦高峰的到来,业内人士并不乐观。
屠新泉就认为,这种胜利只能解读为“制度性的”。如果贸易保护主义政治意图还在,就不能阻止类似的技术性操作汹涌出现,对于那些2007年以来承受“双反”压力的企业来说,这种压力并不会特别明显地减少。
判决书表示,如果商务部以“现有救济手段不足以保护美国产业的利益”为由,认为需要修订法律,它应当通过正当程序诉诸立法部门。
河北兴茂的前述代理律师也向记者透露,现在美国商务部和司法机构都有所表达,因此下一步还要看美国国会的态度。而截至目前美国国会对此是沉默的。“美国的法律修改程序确实复杂,然而在民意汹涌时期,要修改也是很快的。即使反补贴取消,也不排除美国商务部同时加征一个更高的反倾销税。”
值得注意的是,在即将到来的2012年,美国总统选举战局启幕在即,经济复苏形势也并不明朗,失业率依然高企。
美国世强律师事务所华盛顿总部负责贸易及反垄断的合伙人埃默森(Eric Emerson)表示,创造就业无疑还是任何一个总统候选人赢得选票的砝码,因此,埃默森预计,在未来的9到12个月内,中国出口企业仍将面临一个反倾销的高峰。
上述商务部公平贸易局负责人表示,目前,全球经济复苏还存在很多不确定因素,面临下行的严重风险,中美双方应以更加长远的眼光,更加开放的态度,携手合作,加强对话和协调,反对贸易保护主义,尽快驱散国际金融危机的阴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