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省干线及农村道路优良率是其路况水平“晴雨表”,而大中修工程是实现道路提质改造,提升优良率的“利器”和保障。 2月6日,我们从湘潭市公路管理局了解到,去年,我市围绕创建“畅安舒美”的公路交通环境为中心推进大中修工程,提前并超额完成了省计划下达的任务,并顺利竣工验收。
“截至去年年底,经检测,我市国省干线公路优良率已超过95%,名列全省前茅。”市公路管理局相关负责人介绍,相比往年,去年我市除在设计、监督和施工质量重点把关外,还首次采用了“旧水泥混凝土路面碎石化”新技术,进一步延长了公路使用寿命。
“去年,对于大家关注的G320和G107线,我们采用了中修换板工艺,投资170万元完成了6400平米的破碎板块更新。”市公路管理局工程科负责人介绍,在大修方面,去年我市重点对S208线K48+780至K51+997、3.217千米处,以及S330线16.461千米路段实施了“白改黑”路面大修工程,并在年底前完成了主体工程验收。“今年,我市将抓紧完工S208线绿化、安保等附属工程的提质改造。”
“‘旧水泥混凝土路面碎石化’是一场公路修治的技术革命。”该负责人介绍,2016年,我市首次将该技术引入大中修工程,进一步强化了路基,可防止改造后出现反射裂缝。近年来,我市境内各大国省干线经常超负荷运行,导致部分路基层遭到严重损坏,去年,我市特在S208等干线公路大修过程中,运用了这一路面碎石化、同步碎石封层及连续配筋技术。
相比传统的大修改造,“旧水泥混凝土路面碎石化”工艺具有施工简便,改造周期短,综合造价低,就地再生,环保无污染等优点,可将破碎后的路面直接作为基层或底基层,再加铺新的面层,是旧水泥混凝土路面翻新改造的最理想方法。“经过碎石化技术改造的旧水泥砼面板不需要清除,避免了对公路沿线植被的破坏,有利于保护公路沿线的生态平衡。”该负责人介绍,之前破碎后并经压实的混凝土路面,可形成内部嵌挤、紧密结合、高密度的材料层,反而为沥青罩面提供更高结构强度的基层或底基层。
另外,对于国省干线和农村公路大中修工程的施工质量安全监督,去年,我市公路部门严把“三关”,确保大中修项目顺利通过了年底竣工验收。
一方面,严把设计关。为确保设计质量,我市选择有资质的设计单位进行设计,并对其进行严格要求,及时提出技术意见,在各阶段图纸出来后,及时组织技术人员进行审核,将审图意见和建议汇总上报。“做到图纸问题提前更改,避免施工过程中出现大的改动,避免对工期和造价产生较大影响。”该负责人说。
另一方面,严格监督与管理。对于施工阶段质量控制,正确处理业主与监理单位、施工单位之间的关系,依靠监理的力量来完成各项管理工作。公开招标或委托有资质的监理单位进行工程监理,明确其职责、权利及工作方式。业主对监理行为、监理过程、监督结果进行管理,要求监理单位自接受委托后即成立相应的监理机构,量体裁衣制定工程监理细则,对工程进行全程监理。
最后,就是严把施工质量关。依据《湖南省普通公路养护工程管理办法》及《湘潭市公路管理局关于进一步加强工程建设监督管理的通知》精神,严格按照招投标程序,选择施工单位和选取有实际技能与类似工程施工经验的劳务队伍进行工程施工,并与之签订生产、安全、廉政、质量合同,从而确保工程质量、工程安全与工程进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