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20日,国家发改委发布了我国《中长期铁路网规划》(简称《规划》)。到2020年全国铁路网规模达到15万公里,其中高速铁路3万公里,覆盖80%以上的大城市,并且构建“八纵八横”的高速铁路网络。
发改委基础司司长费志荣向腾讯财经独家强调,铁路规划充分考虑了市场需求,会合理、适度、有序地推进,不会出现2008年那样的4万亿“强刺激”。同时我国铁路建设总投资保持每年略高于8000亿元的规模,鼓励和支持社会资本投资建设铁路,加快规划内铁路的审批改革。
截至2015年底,全国铁路营业里程已达12.1万公里,其中高速铁路1.9万公里,提前实现了原规划目标。
本次《规划》期限为2016-2025年,远期展望到2030年。规划到2020年,一批重大标志性项目建成投产,铁路网规模达到15万公里,其中高速铁路3万公里,覆盖80%以上的大城市。
到2025年,铁路网规模达到17.5万公里左右,其中高速铁路3.8万公里左右,网络覆盖进一步扩大,路网结构更加优化,骨干作用更加显著,更好发挥铁路对经济社会发展的保障作用。
展望到2030年,远期铁路网规模将达到20万公里左右,其中高速铁路4.5万公里左右。全国铁路网全面连接20万人口以上城市,高速铁路网基本连接省会城市和其他50万人口以上大中城市,实现相邻大中城市间1~4小时交通圈,城市群内0.5~2小时交通圈。
《规划》第一次提及构建“八纵八横”高速铁路主通道。“八纵”通道为:沿海通道、京沪通道、京港(台)通道、京哈-京港澳通道、呼南通道、京昆通道、包(银)海通道、兰(西)广通道;“八横”通道为:绥满通道、京兰通道、青银通道、陆桥通道、沿江通道、沪昆通道、厦渝通道、广昆通道。
还明确划分了高铁建设标准。新增项目原则采用时速250公里及以上标准(地形地质及气候条件复杂困难地区可以适当降低),其中沿线人口城镇稠密、经济比较发达、贯通特大城市的铁路可采用时速350公里标准。区域铁路连接线原则采用时速250公里及以下标准。城际铁路原则采用时速200公里及以下标准。
此外,《规划》也第一次提及建设“普速铁路网”,重点围绕扩大中西部路网覆盖,完善东部网络布局,提升既有路网质量,推进周边互联互通。
按照《规划》,未来10年我国将增加5.4万公里铁路网、1.9万公里高速铁路网。如此大手笔投资,钱从哪里来?
发改委基础司司长费志荣表示,我国铁路建设总投资每年将保持略高于8000亿元的规模,资金来源是多渠道的,包括中央预算内投资、铁路建设基金、铁路建设债券、专项建设基金,还有银行融资、地方政府出资等。
“社会资本的投入,现在是有,但是不是太多。”费志荣表示,国家积极鼓励社会资本投资建设铁路,现有的铁路都将向社会资本开放,在土地综合开发等方面让社会资本享受相同的政策。
国家大规模投资铁路等基础设施建设,这让人容易想起2008年中央政府的4万亿元救市计划。也有业内人士曾向腾讯财经表达担忧。
对此,费志荣向腾讯财经独家回应称,《规划》从需求和可能的角度进行了测算研究,经过了长期的规划、论证、前期工作准备,有合理的工期;同时兼顾了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国家将统筹安排,合理、适度、有序地向前推进。
“我们将会按照规划要求有序推进铁路项目建设。在加快铁路建设、推进铁路前期工作和审批、核准铁路建设项目的时候,都是根据规划来实施的。对列入规划的项目,进一步推进行政审批改革。”费志荣强调,不会出现所谓“强刺激”。
此前,中国交通运输协会常务副会长王德荣也向腾讯财经表达了类似观点。他指出,目前我国铁路密度远低于发达国家,我国经济社会的发展仍需要加快铁路建设,特别是高铁建设,不管是东部还是中西部都需要加强投资。
“不管经济的好坏,铁路都是必不可少的。要致富,先修路,这个永远错不了。”7月18日,王德荣在2016中国国际轨道交通博览会的新闻发布会上如是说。
此次《规划》是在原有规划基础上修编而来。实际上早在2004年,国务院就批准了《中长期铁路网规划》。为更好地服务和支撑国家重大战略,发改委于2014年底启动规划修编工作;今年6月29日,李克强总理主持召开国务院第139次常务会议,审议并原则通过了新《规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