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24日从南京举行的中国高速公路信息化研讨会暨技术产品展示会上获悉,高速公路信息化并不局限于收费、监控、通信,通过物联网大数据,开车出行将变得可看、可听、可感,高速公路运行维护也将更加节能。
来自国内知名高速公路运营机构、科研院所、高科技企业代表就智能交通发展、大数据应用、智慧高速公路等问题进行研讨。中国公路学会秘书长刘文杰坦言,目前,高速公路大数据还存在数据过于分散、颗粒度大、关联度不强等问题,急需专业的大数据分析系统及强有力的集成商对数据进行整合。据了解,目前路况信息还大量依靠人工报送,或依靠一块块屏幕,不仅工作量大,而且不能实现实时,尤其在大雾、冰雪等恶劣天气对车辆的安全行驶影响较大,需要通过自动感知方式采集到准确、可靠、实用的数据。
展示会上,国内一些高科技公司率先带来国际领先的技术和产品。联诚科技负责人邵宗涵说,高速公路、隧道沿线装摄像头只是物联网技术的第一步,如何快速精准地处理这些数据才是关键。通过“路网管理养护整体解决方案”,对全国12万公里高速公路产生的海量数据进行处理,通过机器人算法,分析、提炼出关键情报。此外,物联网技术的应用,对驾驶体验也会产生较大影响。比如,通过交通专用区域控制器,对隧道内灯光进行适时调整,如果外面艳阳高照,刚进隧道口区域的灯光就比较亮,然后逐步恢复到正常状态,让开车人自然适应隧道环境。在高速公路上遇到事故,通过路边的可视电话进行求助,且可与专业人员进行视频对话,大大提高救助效率。
作者 吕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