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昨日举办的2013年中国第三届能源物流产业发展大会上,铁路经济规划研究院副院长林仲洪表示,铁路建设资金的筹集在操作层面上还有很多问题需要解决。
林仲洪认为,由贷款、铁路建设基金和社会投入构成的铁路建设资金来源单一。沉重的地方债让地方政府步履维艰,难以在铁路建设方面扩大投入。虽然国家在政策层面鼓励民间资本进入铁路建设领域,但是现在还需要做细化的工作,特别是如何解决接轨和联运等问题。
“铁路一方面是大量在建,债务在上升,另一方面是货源增长比较少,这对铁路,尤其是对现在的中国铁路总公司而言,经营压力非常大。”林仲洪说。
国家铁路局运输监管司副司长董建民则认为,导致铁路经营压力增加的一个重要原因是目前的运输机制不能够适应经济的发展。
董建民认为,运输机制不适应主要表现在,运输价格不够灵活,政府定价,没有将运价下放;部分地区运输能力不足,四川、新疆、蒙西、陕北长年运输能力紧张;货运分布有问题,中国能源分布基本上是由西往东,由南往北运输,但是反向没有什么货可运,所以就造成了大批量长距离的排空。
针对铁路运价机制,董建民提出,下一步要考虑按照铁路与公路保持合理比价关系的原则,制定合理货运价格,建立铁路价格随公路变动的机制。由政府制定价格改为政府指导价。
“铁路运价改革的方向,就是政府指导价,不再是现在的政府定价。而且政府定价的原则,是按照跟公路合理定价,不单纯是考虑到企业的运输成本。”他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