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铁路局的牌子还安安静静地竖立在新建的调度大楼前,但一些铁路局员工们已经开始幻想这块牌子被换掉后的情景。在他们看来,有中石化、中石油这样的先例,铁路局“公司化”之后,也可能会迎来“好日子”。成都铁路局某条短途高铁线上,包括乘务员在内的铁路员工,最近都很兴奋,他们似乎都从空气中嗅到了涨薪的味道。“铁路也是垄断国企,改制以后,员工工资将和中石油、中移动看齐!”这是近半个月来,车检员赵强听到的最多的话。(3月31日《中国证券报》)
铁路部门在企业化改革之后,极大量的员工认为要“涨薪”、且要向“中石油看齐”,并不出人意料。一个多年来垄断经营性质,也事实上远高于其他行业收入的垄断铁路,何尝想过“过苦日子”?极大量的垄断企业职工,早就习惯了拿高薪,出现“越改越涨工资”的潜意识,就与多年来垄断经营下的高收入有关。二来,垄断企业多年来哪一个不是“看着碗里的”、“想着锅里”的?明明利润丰厚,却天天要国家的“天价补贴”,在自己的“一亩三分地”上寸利必争,在惠及公众时“斤斤计较”,多年来早已被公众看惯。在一个多年来“稳赚不赔”、年年“拿高薪”的现实收入背景之下,垄断职工拿着高工资还想“更高”、拿高福利还想“更肥”,就是一个多年来垄断行业的传统和惯性。
至于,所谓的“向中石油看齐”,能不能最后成行姑且不予讨论,但在我看来,这样的一种畸形的“工资向中石油看齐”的心态,恰恰曝露出铁路打破垄断、破除垄断利益的必要性。一者,收入分配改革不仅迫在眉睫,制定具体的方案和出台相关举措也应尽快提速。目前,国内各行业之间,尤其是垄断行业和其他行业之间的收入鸿沟有目共睹,相关数据显示,部分行业收入差距已高达10至30余倍;日前,媒体曝料兰州石化最高每月为员工缴1万公积金,就是收入分配不公的“典型”,可见改革的社会必然性。令人遗憾的是,在今年年初推出的“方案”中,对于饱受诟病的央企高管收入则暂时搁置。(3月30日《中国经营报(博客,微博)》)这是改革之艰的见证,也是收入分配积弊之深的证明。但一些垄断国企的收入,已经到了“利润那么高,都不好意思公布”的地步,不彻底改革显然不行。
也只有真正打破垄断利益,以及垄断经营过程中的“不公平”因素,才有可能让长期“吃老本”的垄断国企转变心态。其二,一些垄断国企职工包括高管,在潜意识里有一种误区,他们多认为自己的高薪拿的理所当然,却忽略了占据国有资源和垄断经营的现实,多年来的政策扶持照顾和“赚钱容易”的现状,也放大和滋生了这种不良心理。因此,在下一步的垄断国企改革过程中,应进一步厘清国企经营成本和利润组成。有必要经过一个科学的测算,厘清成本和利润中哪些是“垄断”获得的、哪些是经营者的“贡献”,并针对垄断经营加强市场监管以及政策和税收设计上的“分红”,以真实客观的“证据”打消这部分人“居功分配”的不良心态。
垄断国企和垄断企业职工,长年以来“拿高薪”,且无竞争和下岗之虞,本身也是一种不正常现象。公众期待收入分配改革、垄断国企改革能进一步深化,而做为事实上的垄断利益得利者,也应尽快转变“越改越好”、“向中石油看齐”的不正常心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