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计划经济体制最后一个堡垒的铁路体制改革终于破冰。2.66万亿元的巨额债务,绝对不能由新成立的铁路总公司一家承担!(3月18日东方财富网)
中国铁路总公司的成立,宣告了一个时代的开始。俗话说的好:万事开头难,如何在公司运行初期就创造一个良好的环境尤为重要。但是由于铁路作为中国最后一个“计划经济的堡垒”,承担了“国民大动脉”的职责,其重要地位不言而喻。再者,铁路之所以进行改革,很大程度上也取决于它的高达2.66万亿的“负债”,那么笔者疑问:这笔巨款是怎样产生的呢?
可以想见,这笔负债的主体由两个构成,一个就是高铁等一系列大项目的建设;另一个,就是每年铁路公益性事业以及多年低价运行所致。
首先,高铁的建设主要就是为了提升国力,拉近城市之间的距离,来达到更好的发展。这一项提议总的来说是利国利民,但是成本太高,对于企业可以说是“付出大回报小”。据不完全统计,一条广深港高铁就需要167亿元的投入,这不是一笔小数目,作为单独的一个企业是无法“承受”的,所以就需要国家来支持。而且众所周知,铁路投资是“放长线钓大鱼”,是一个长期投资,不像房地产“一夜就数倍”。所以,这最终就造成高铁方便了百姓,发展了经济,但却让铁路企业受了“内伤”。
其次,公益性事业以及低廉票价运行使铁路企业亏损多年。一直以来,铁路作为政府部门,理所应当应该为社会做出贡献,但是铁路也是一个企业,它需要用盈利来发展,来养活自己的工人。这些年来,铁路低成本的票价,比如前些日子一位网友晒出自己96年坐的车票和08年坐的车票,同一车次仅仅涨了一元,而这一元钱还是因为车子改成空调车所致,由此可见,铁路企业是牺牲了自己作为一个企业的“盈利”来补贴老百姓。再说到公益性车,国家的补贴毕竟有限,有时候甚至不够给这些车辆进行“维护”的钱,而这一部分也是由铁路部门自己“吞下”。这也就导致铁路企业长期亏损的“外伤”。
在这“内外”伤的“催化”下,最终造成铁路负债。说到底这笔债是为民生、国家发展而“负”的。但是铁路公司成立后首先就保证铁路公益性车次以及优惠政策将继续保有,其余的车票会根据市场化而定,这样做最大限度的保障弱势群体的利益。由此,我们见到了铁路总公司作为一个企业敢于担当的一面。另外,铁路还开放市场,发行铁路债券,积极鼓励民企融资来促进“资金链的良性循环”。
总的来说,铁路的负债率为61.18%,总体低于其他国企的负债率。而且在国际上也没有因为铁路变成总公司而将信用等级降低,足以见得,铁路的负债在数字上“刺眼”,但依然是“可承受”的。
笔者认为:我们应当相信,铁路总公司定然不会辜负民众的期望,未来的路也会越走越平坦,这些负债并不是后退的“累赘”而是前进的“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