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尔滨:公路大通道构筑“1小时经济圈”
www.jctrans.com 2009-6-9 11:06:00 物流天下
用“史无前例”、“波澜壮阔”来描述从今年开始、历时3年的哈尔滨市新一轮公路建设攻坚战,绝不过分。 让“遥远的地方”不再遥远,哈尔滨市突飞猛进的公路建设正在稀释着那些“遥远”的记忆。 3年,哈尔滨市域内将投资120亿元,建设和改造公路近万公里。 3年,哈尔滨市以高速公路为骨架,以国省干线公路为支撑,以农村公路为依托,以城市出口公路为纽带的公路网体系将基本形成。 3年,干支相连、港站相通、四通八达、功能完善的公路网将使百姓出行更方便、更快捷,必将推动大通道、全网络构建跃上新层级。 瓶颈制约,公路路网亟待完善 无路不富,路畅业兴。 作为整个交通体系的基础,公路建设是事关哈尔滨经济社会发展的大事,也是关乎百姓生产生活的紧要之事。加快公路建设不仅是统筹城乡发展的迫切需要,是创造更加开放的经济发展环境的迫切需要,也是促进社会全面进步的迫切需要。 回望、回味此前几轮公路建设,我们不难看到一张张沉甸甸的成绩单——— 随着以哈尔滨市为中心向外辐射的高速公路、高等级公路的快速建设,尤其是长期困扰江北3个县经济发展和群众出行的哈肇路通过两年多的艰苦努力建成通车,哈尔滨市的主骨架公路网已经初步形成,并且在全省公路交通中发挥了重要的枢纽作用。截至2007年底,哈市公路总里程达到20516公里,其中高速公路达到765公里,路网密度达到38.7公里/百平方公里。特别是近年来,在国家和黑龙江省相关政策的大力支持下,哈尔滨市大力推进农村公路通达通畅工程,农村公路建设成效显著。2003年以来,哈尔滨市新改建农村公路8676公里,是2003年以前建设高等级路面农村公路里程的45倍。农村公路高等级路面通乡率达到97%,通村率达到77%。 交通条件改善,缩短了时空距离,更凸显了哈尔滨市的区位优势,改善了全市经济社会发展的条件。可以说,哈尔滨市的经济社会发展所取得的成绩、城市功能的不断完善和城市作用的更好发挥,与哈尔滨市不断加快公路建设密不可分。 然而,客观地分析现状,哈尔滨市公路发展仍显滞后。骨架公路网虽然初步形成,但干线大循环的能力不足,支线微循环的深度不够,干线大循环与支线微循环相互依托、紧密衔接、顺畅连通、高效运转的网络格局尚未真正建立,与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的需要还存在较大差距。 更加严峻的是,哈尔滨境内的高速公路服务功能仍欠缺,一些高速公路沿线新兴的经济活跃地区因缺少互通出口而无法受益;国省干线公路存在瓶颈路段,影响了路网整体功能发挥;城市出口公路通行能力不足,有多条出口公路需要改造提高;农村公路通达深度不够,服务水平较低的问题依然十分突出,村与村之间、村与屯之间的公路网络尚未形成,县际间和乡际间存在很多断头路,一些重要经济节点没有打通。哈市公路完善路网缺陷、增强通达深度、提升服务功能的任务仍然非常艰巨。可以说,落后的公路基础设施仍然是制约哈市经济社会发展的瓶颈。 号角吹响,攻坚巨力前所未有 攻坚背后的潜台词,是考验。 决心下了,方向有了,但真正做起来难度仍超乎想象。毕竟,新一轮公路建设要求更高、难度更大、牵动面更广,任务更加艰巨。能否按时限、高质量完成好这项宏大工程,无疑是对哈尔滨的一次重大考验。 市委、市政府果断抓住全省公路大建设快发展的良好机遇,科学谋划,积极行动,克服资金紧缺难题,破解阻力障碍,化解危机矛盾,把阻力变成活力,把危机变成契机,力争将有利机遇转变成实实在在的建设成果,使哈尔滨的公路基础设施建设实现一次跨越式发展。 ———延续“十一五”前3年的农村公路建设既有补贴政策,由市财政预算每年安排偿债资金向银行申请贷款,按原标准继续对农村公路建设给予定额补贴。 ———为加强对哈市公路建设工作的领导,市委、市政府专门成立了哈尔滨市公路建设工作领导小组,负责研究解决公路建设中的重大问题,组织项目推进和检查指导。领导小组办公室设在哈尔滨市交通局,主要负责公路建设项目的具体落实,协调有关部门研究解决公路建设中的相关事宜等。各区、县(市)也成立了相应的组织领导机构。各有关部门各司其职,各负其责,密切配合,分工协作,真正建立起统一指挥、整体联动、协调有力、运转高效的工作机制。 ———市政府与各区、县(市)政府签订责任状,明确任务,落实责任,各地区、各部门认真对待,确保完成。 “逢山要开路,遇水须架桥”,市交通局局长贾剑涛数次在全局大会上告诫交通人,机遇当前,“等不起”、“慢不得”,更要“坐不住”,要为攻坚排除一切困难,打破一切禁锢,排除一切阻力,抓住这次难得的机遇,研究有关措施,落实相关政策,以更加开阔的思路、有效的手段、得力的措施,推动公路建设实现新的更好更快发展。 一时间,全市上下形成了“坚定决战决胜的信念,汇集全市人民的智慧和力量,真抓实干,攻坚克难,务求必胜”的公路建设热潮。预计从今年开始至2011年的3年内,哈尔滨市行政区域内公路建设总投资约120亿元,其中由哈尔滨市直接组织实施的项目总投资达55.6亿元。建设高速公路71.8公里、一级公路134.9公里、二级公路323.6公里、农村公路8720公里,在高速公路上新开辟4个互通式立交出口。届时,哈尔滨市以高速公路为骨架、以国省干线公路为支撑、以农村公路为依托、以城市出口公路为纽带的公路网体系将基本形成,将打造成以市区为中心,与城市“两轴、四环、十射”道路网相连接的1小时经济圈。 负重奋进,确保建成“放心路” 面对前所未有的工程量,面对前所未有的资金量,如何把一条条公路建设成发展路、致富路、风景路、环保路和廉政路,是对全市交通人的一次大考。 解决“钱从哪来”是关键,更是难点。市交通局积极探索多层次、多元化、多渠道的兜底配套资金筹措机制。引导和帮助区、县(市)采取通过银行“贷”、地方债券“投”、各级财政“挤”、一事一议“集”、帮扶单位“助”、事企单位“捐”的方式,广泛筹集资金,保证配套资金按照合同条款要求足额、及时到位。同时,针对全市日常管理和审计部门年度审计发现的问题,实行审计代表派驻制,各区、县(市)审计部门向公路建设指挥部派驻审计代表,将审计关口前移,从工程项目立项、招投标、施工合同签订、资金拨付及施工管理、质量监督、竣工验收进行全程跟踪审计,把问题消灭在建设过程中。市公路办落实专人加强对建设单位财务内审工作,发现问题及时解决。与市审计部门搞好沟通协调,加强联动,成立联合监督检查组,深入到建设单位、从业单位检查指导,实现从事后处理向超前预防控制转变。 百年大计,质量第一。针对农村公路建设质量监管出现的新矛盾和新问题,市交通局找准工程管理缺陷的切入点和发力点,创新举措,挖掘办法,以机制为保障,以监管为手段,制定科学有效、切合实际的质量控制办法。对现有的17个工程管理文件进行修改完善;建立健全“政府监督、专业抽检、群众参与、施工自检”的质量保证体系;按照国家和省开展“公路建设质量年”活动的要求,以全面提升公路建设质量为主题,吸纳各种监管资源,整合各种监管力量,扩大质量控制网络,对可能出现的质量问题进行全覆盖监管;按照工程建设不同阶段,选择建设质量优、施工进度快、组织管理好、配套资金到位早的区、县(市)或乡(镇)为典型,全年组织召开3次工程管理生产例会,以点带面,促进质量全面提升;在建设项目标段的起讫点设立公示牌,标明举报电话、监督单位、建设单位、施工单位及结构标准,主动接受社会监管;实行领导包片负责制,分成三组深入到施工现场,监督建设质量;联合市审计局、监察局等部门组成联合督查组,采取定期和不定期办法深入到建设单位、从业单位及施工现场进行联合监督检查。加强事前和事中监督,做到防范在先、发现及时、制止有效、查处到位,确保建设一条,群众满意一条。 公路通了,城乡近了,农民治富路广了,脑筋活了,收入多了,农村面貌变了……不难预见,接连贯通的公路、四通八达的公路网,必将成为全市经济社会发展步入快车道的强大引擎。而由这一轮公路建设攻坚带来的更加深刻的变革,必将随着时间的推移愈加凸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