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日,民航局官网发布《中华人民共和国民用航空法》修订征求意见稿(下简称《征求意见稿》),并面向社会公开征求意见。《民航法》本次修订内容,突出强化了航空安全监管和消费者权益保护,其中,“违反规定使用手机或者其他禁止使用的电子设备”等行为被认定为危及民用航空安全和秩序的非法干扰行为,最高罚款5万元。这一规定引发热议,“机上能否使用手机”的话题再度引发业界讨论。
然而不到一周时间,外媒则爆出民航局有关负责人的说法,称有关部门正考虑取消禁止在飞机上使用手机的规定,并正进行相关的法律修订工作,可能在今年年底或2017年初完成。若获得通过,飞机乘客就将能在飞机爬升至巡航高度后通过手机上网。这一消息将争论再度推向高峰,支持者和反对者泾渭分明。不过,记者采访数位民航界人士,均对放开巡航阶段使用手机持开放态度。
“违规玩手机”被纳入危及民航安全行为
航空安全一直是人们关注的焦点。近年来,“空闹”频发,对航空安全造成了较大影响。针对这方面,《征求意见稿》对危及民用航空安全和秩序的非法干扰行为进行了明确,除了劫机、扣留人质等,违反规定使用手机或者其他禁止使用的电子设备的;在航空器内使用火种、吸烟的;强占航空器内座位、行李架的,堵塞、强占值机柜台、安检通道及登机口的;辱骂、殴打机组人员、安检员、机场地面服务工作人员的行为均被列入。
其中,“违反规定使用手机或者其他禁止使用的电子设备”一条最为引人注意。有专家分析称,如果《征求意见稿》通过,意味着处置这种行为将有法可依,针对机上玩手机的行为惩罚更重。《征求意见稿》中明确提出,实施危及民用航空安全、秩序的非法干扰行为,尚不够刑事处罚,或者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管理处罚法》无法处罚的,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管理处罚法》第二十三条、第三十四条的处罚规定,情节特别严重的,罚款金额可以增加到五万元以内。
实际上,在民航局公布的3月民航旅客不文明行为记录中,就出现了违规使用手机的行为。今年2月29日,旅客杨某乘坐3U8594次航班,在该航班即将降落时使用手机接听电话,乘务员提醒后,仍不愿关闭手机,最终被处以行政罚款200元。根据《民航旅客不文明行为记录管理办法》(试行),该旅客亦被记入不文明行为记录一年。
业内人士:巡航阶段开放问题不大
到底在飞机上使用手机会否影响飞行安全?有业内人士指出,国外飞机上有wifi、能使用手机,是基于飞机进行电磁屏蔽等改造上的。“飞机上有很多电子设备,也许手机信号一般不会产生干扰,但民航不能保证每一个手机信号都是合规的,一些山寨机或有故障的手机信号就有可能影响,所以还得禁止飞机上开手机。”
广州民航职业技术学院副教授、民航专家綦琦认为,在飞行中使用手机是广大消费者的真实需求,也是在国外普遍存在的现象。即使要进行电磁屏蔽等改造,对于国内航空公司而言也并不构成根本性影响。“但前提是一定要在放开前做好测试和必要飞机设备升级,切勿盲目开放,以避免带来飞行风险敞口的增加。如果多了舒适、少了安全,那是各方均无法接受的。”
綦琦表示,自己支持手机在飞行时开放,但起降是飞行安全敞口最大的两个时间节点,万一有危险要撤离,乘客还在听歌、打电话、玩手游,就是害己害人。“所以起降时应该关机,让乘客集中注意力应对万一。”
国内某航空公司机长M先生也对记者表示,他个人倾向于巡航阶段放开手机使用。“巡航阶段,手机对飞行安全的影响应该很有限。”不过,他也表示,起飞和降落等飞行关键阶段应该严格禁止使用手机。“法条内写的是‘违反规定使用手机或者其他禁止使用的电子设备’,立法也可以细分为起降阶段和巡航阶段,做好细化,让执法人员有法可依。其实,外航很多也是这样划分的,阿联酋航空在空中甚至允许旅客打电话,然而起飞落地阶段还是严禁使用手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