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彭博社5月3日报道,德国汉莎航空公司(Deutsche Lufthansa AG)发布数据显示,2016年第一季度的亏损额缩减至5300万欧元(约合3.90亿元人民币),一年前这个数字为1.67亿欧元(约合12.50亿元人民币)。这受益于较低的燃料价格和对短途航线成本的削减。
汉莎航空声明,由于持续的低票价政策,低油价对亏损缩减的贡献轻微,更多来自对成本的控制。汉莎表示,在今年第一季度每个座位单位成本下降了4%。
2012年开始,汉莎航空大力发展廉价航空业务,将大部分的国内航线转移到低成本航空公司德国之翼,共节省了约15亿欧元的成本。但在德国之翼一架空客A320客机于去年3月24日在法国坠毁后,汉莎航空将全部廉价航班集中到欧洲之翼品牌下。
今年3月,汉莎公布数据显示,旗下低成本航空公司欧洲之翼2015年营业利润为800万欧元(约合5863.36万元人民币),年营收为19亿欧元(约合139.25亿元人民币),也促进整个汉莎航空集团的营业利润提高55%。
汉莎表示,将力争将欧洲之翼塑造成为拥有超过100架飞机的欧洲第三大低成本航空公司。目前欧洲之翼已开发了多条低价旅游航线,包括泰国、加勒比海和迪拜,价格均低于100欧元(约合732.92元人民币)。
为更好地与其他低成本航空以及阿联酋航空、土耳其航空公司等航空公司进行竞争,汉莎航空正在努力降低成本,尤其是人力成本。近年来,为获得充足客源,汉莎频频放出低价票,同时削减空乘人员养老金和过渡期补贴以控制成本。
早在2011年,汉莎开始一项名为“Score”的项目,目的在于2015年之前节省15亿欧元(约合109.94亿元人民币)成本并取得23亿欧元(约合168.57亿元人民币)运营利润。
2014年,汉莎管理阶层打算修订机师提早退休计划,并对其退休薪水政策进行调整。但遭到了汉莎飞行员的极力反对。
2014年4月2日,飞行员开始为期3天的大罢工。此后的9月、11月都陆续出现了不同程度的罢工。据统计,仅2014年,飞行员工会组织了十多次罢工,给汉莎集团造成损失超过2亿欧元(约合14.20亿元人民币),相当于其年度总收入的0.7%。
之后,汉莎为避免罢工扩大与行业联合会达成协议,汉莎将向所有全职员工一次性支付2250欧元(约合1.65万元人民币),并在未来两年中加薪2.2%。
在过去两年里,由于节省飞行员和乘务员的成本的举措,汉莎航空已发生多起因员工罢工导致的航班取消和延误事件,直接导致约5亿欧元(约合36.65亿元人民币)的损失。
尽管汉莎已做出诸多努力,但它的成本也许还是不够低。汉莎航空公司此前表示,欧洲之翼每个座位的平均成本,已经比提供全面服务航企低30%,而《纽约时报》援引相关专家称,要想达到与欧洲其他竞争对手抗衡,欧洲之翼必须将运营成本降到比提供全面服务的航企低40%。
汉莎航空与英国航空、法航荷航并称欧洲三大巨头,并以71%的市场占有率垄断德国国内市场。但在以瑞安为首的廉价航空掠食下,三巨头在洲内航线上纷纷乏力。
2015年8月,在德国仅持有5%的市场份额的瑞安航空(Ryanair)宣布在德国进行大举扩张,将其柏林舍内菲尔德机场的业务规模翻倍,并在汉堡和纽伦堡附近添加新基地。易捷航空(EasyJet)也于去年增加了飞往柏林和斯图加特的航班。荷兰泛航航空(Transavia)也在慕尼黑开设了首家基地。
作者 习曼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