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澳门与台湾间航空运输协议》於2014年2月17日由澳门经济文化办事处与台北经济文化办事处代表在澳门正式签署,取消了於1995年1月签订的原《关於澳门与台湾之间航空运输商业协议》中对澳门来往台北与高雄之间的运力限制,并且允许经营定期包机服务至其他台湾航点,不再限制着澳门民航业发展和机场的生存空间,有助推动本地旅游业走向国际化,带动特区的整体经济发展,但同时亦需要有长远的规划,确保有充份的承载力,以免力不敷支。
从澳门国际机场1995年营业时开始,澳门和台湾两地来往频繁,於2000年最高峰时期来回台湾的旅客人次达219万人次,占总旅客数量68%,及後几年都一直保持六成多的市场占有率。当时台湾旅客多利用澳门作为中转站来往中国大陆地区,因此澳门国际机场中转旅客一直保持着有一半是来自台湾,2002年达到高峰时有112万人次。2003年非典疫情的突然来袭,整体客量大覆下跌30%,但中转市场仍占总体客运量50%,当中台湾中转旅客还是占超过一半的。经过一段时间让旅客恢复信心,并且中央在经贸、自由行等政策上的扶持,在经济渐渐复苏後的2004年,整体旅客上升28%,重回往日水平,利用澳门作为中转的台湾旅客还是保持在总旅客量的五成的占有率。
然而,在民航学刊中一篇学者的文章中得知,早在2003年客量受挫时,澳门国际机场已意识到自己在市场策略上的缺口,对发展方针加以调整,提出“以发展双赢提案以重整收益与开支平衡,并务求迈向多元化发展”的目标,最後也为2003至2007年制定了五年发展规划。2005年,两岸开始“双向对飞”,市场结构开始产生变化,澳门国际机场明白不进则退的道理,因此为澳门空港於2004年7月引入了首家低成本航空公司,寻求差异化发展,扩大澳门的航空市场,开辟新的旅游模式,加强澳门国际机场的竞争力。时至今日,台湾中转旅客占总转机旅客人数约三成,台湾总旅客人数是整体市场的三分之一,中国大陆和东南亚市场分别也各占三分之一的市场份额,改变市场不平衡不健康的局面。
澳门国际机场自2001年引入全货机概念,2004年澳门航空投入了一架A300B4货机,开通了上海经澳门到台北的全货机服务,第二架A300B4货机也在同年开始了澳门和台北之间的每晚一班服务,其他经澳门来往大陆和台北的货机也陆续展开,当时来往澳门和台湾的货运量占澳门国际机场总货运量超过一半,虽然後来历经金融海啸和欧债危机等经济环境下影响了澳门国际机场的整体货运,来往澳台两地之货流量亦曾经高居总货运量七成,直至2013年到44%,可见澳台经济往来已经成为主流,尽管受全球经济也能保持一定运量。
《澳门与台湾间航空运输协议》生效後,将丰富澳台两地机场的航线网络发展,促进空运市场的竞争,服务质素自然提高,价格会下滑,直接受惠予旅客和物流公司更多的选择和便利性。客货运容量将由原来各方每周19,400客座位和400吨货物,按照一般国际航约,增为容量班次不限,双方航空公司均可自行依市场需求决定飞航班次;对澳门——台湾航线之航空公司也不会再有限制,届时一定会吸引现时正在营运此航线的航空公司增加航班,以及其他航空公司加入市场;另外新航约也将以定期航班管理的规则性包机纳入,未来双方业者於台中、花莲、台东、马公、金门、台南、嘉义等航点与澳门间都可申请经营规则性包机,无容量和班次上的限制。
“开放天空”已经是全球化的潮流,看似简单的航权开放背後,体现出澳门作为国际休闲旅游中心和推动产业多元发展的一个强劲支点,其隠性价值远远超过了客货运输本身,也超出了航空产业链培育和发展的范畴。台湾与澳门有许多特殊又不可取代的连结性,这次新航约的签定,重新密切澳门在「大三通」之前对於两岸之间的平台和中介角色和关系。澳门特区政府近年来也十分鼓励澳台两地在旅游、文化、体育、教育以及经贸方面开展民间社团的相互交流,推进两地的交往合作,形成“多边”合作共赢关系。“开放天空”的确能带动本澳旅游业,有助经济发展,如实际收入、就业机会等都会以乘数效应地增加,得益相辅相成。
如果来往澳台旅客和货邮自“开放天空”后会逐步增加,将会给澳门国际机场增加客流量的压力,需要考虑增加承载的容积。当局於2011年公布的《澳门国际机场整体发展规划》迟迟未见落实,唯见澳门国际机场於年初向传媒宣布将会先北後南扩建客运候机大楼,预计明年初将先完成向北扩建4000平方米,多容纳150万旅客。希望该方案是能够缓解机场旅客容量问题,以保障这国际口岸运营顺畅。
而开放航权对於基地航空公司——澳门航空来说,将形成强大的市场竞争压力。开放航权固然为旅客和货邮进出口提供便利的环境,但业内会出现竞争,吸引更多外来投资,预期现在营运的航空公司将流失部分业务给其他新加入的航空公司,同时可能要削减其服务班次及航线来抵销损失。一向反应缓慢的澳门航空实在尽早调整好自己的市场定位,以减低其影响。
自新航约签定以後,台湾很多航空企业转型低成本航空地纷纷表示有兴趣加入飞进两地的天空,将会对澳门国际机场控制低成本航空公司运输量以及承载力带来更大的影响,不容忽视。澳门国际机场为保障引进低成本航空公司,2004年起成立了价格委员会和服务委员会,确立价格体系和统筹机场各营运商。事隔十年,该系统是时候因应现在的实际环境做出修整,不应因循守旧,并及时检讨机场自身承载力,传统航空公司和低成本航空公司皆有自己的市场,不可给取替。
作为世界旅游休闲城市,社会各界早已开始质疑本澳的承载力,2013年澳门接载了2900多万入境旅客,年增5%。即使澳门国际机场或民航业界已做好准备带来更多国际旅客,但公共交通工具、酒店、餐厅等的接载力的确不足,令人担忧。交通问题不单只影响民生,更影响澳门的国际形象,还望有关当局慎重考虑解决方案。
要把澳门打造成世界旅游休闲中心,穏固本地经济的竞争力,开放天空固然重要,但背後是更重要的全套配合设置,能把握好方向,就离目的不远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