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运| 陆运| 空运| 综合物流| 船务新闻| 口岸/园区| 贸易| 宏观经济| 产业经济| 时政新闻| 图文天下| 物流专题| 物流网评| 贸易专题| 财经观点| 深度观察| 贸易网评

支线航空升温依然盈利难

收藏 www.jctrans.com 2013-8-30 8:08:00 第一财经日报

导读:“虽然这两年支线航空需求增长很快,民航局和地方政府也有一些资金补贴,但我们距离盈利还有一段距离,主要是各种成本分摊下来仍太高,而定价也被严格限制。”

  “虽然这两年支线航空需求增长很快,民航局和地方政府也有一些资金补贴,但我们距离盈利还有一段距离,主要是各种成本分摊下来仍太高,而定价也被严格限制。”

  在日前举行的“中国民航支线航空论坛2013”期间,幸福航空总经理周庆升的这番话,道出了目前国内运营支线的航空公司面临的尴尬。虽然与吞吐量增幅逐年下降的干线繁忙机场相比,支线航空市场在逐步升温,但从事支线航空运营的企业要想获得盈利,依然不容易。

  支线航空一般指运营短距离、中小城市之间的非主干航线,使用的飞机一般是110座以下的小型客机。

  由中航工业控股、东航参股成立的幸福航空,就是国内支线航空公司的典型代表。自2009年正式开航到如今发展到7架机队规模,公司所用的全部是国产支线飞机新舟60。与幸福航空一样纯粹运营支线飞行的,只有2006年开飞的华夏航空,公司这两年才勉强取得微利,但运营状况依然艰难。

  “在美国,支线飞机的机队规模占据40%,航班量更是占据50%,而我国还是以干线飞行为主,支线飞机不到运输队总规模的9%,支线航空运输量占总运输量不足3%,很多西部及偏远地区根本没人飞,即使建设了机场,也没有合适的飞机。”华夏航空一位管理层对《第一财经日报》表示,目前,我国的支线飞机只有181架,而美国则拥有2000多架。

  此外,由于座位数少,飞行距离短,而支线飞机的飞行员、机务、航油成本、起降费等在国内都与干线飞机无异,因此平均分摊到每个座位上就会比干线飞机的成本高很多。

  在昨天举行的论坛上,民航局副局长夏兴华透露,民航局正在进行相关政策研究,放开支线航空的定价权,由航空公司自主定价,与此同时,局方也会继续实施支线航空补贴政策,“过去五年,民航局在安排支线航空的补贴资金上已经超过50亿元。”

  “每年10个亿看起来很多,但实际上还是大多被传统的大型航空公司拿走了。”上述支线航空公司中的一位管理层直言。

  本月初民航局公布的《关于2013年支线航空补贴预算方案的公示》显示,今年将斥资4.3346亿元补贴21家航空公司。而在获得补贴的航空公司中,获得1.1066亿元最多补贴的是东方航空,其次是南方航空、海航旗下的天津航空和中国国航,而纯粹运营支线航线的幸福航空和华夏航空,只分别获得补贴540万元和721万元。

  尽管我国的支线航空运营阻力重重,但仍有航企愿意继续“吃螃蟹”,因为地方政府愿意为此掏出“真金白银”。

  奥凯航空党委书记刘捷音向《第一财经日报》透露,公司正在向民航局申请成立独立的支线航空,争取明年能够运营,并计划引进战略投资者。

  对于此时要剥离人员和飞机成立独立的支线航空公司,刘捷音指出,主要是干支线的运营模式完全不同,单独成立支线航空,也是看好未来这一市场,并且便于引进战略投资者。

  据记者了解,目前一些地方政府和公司都有意投资奥凯的支线航空,尤其是地方政府,一直希望通过投资航企开辟更多区内航线。目前,通过与黑龙江省政府及周边机场的合作,获得一定的资金补贴支持,奥凯航空在黑龙江的支线网络运营基本能够获得盈利。

  而幸福航空总经理周庆升也对记者透露,公司正在与合肥市政府探讨合资成立合肥航空,预计很快会向民航局递交筹建申请。

  “我们开通支线航线,一般都会与各地政府探讨保底与定额补贴政策。”海航旗下天津航空副总裁胡建峰告诉记者,不过,尽管很多支线航线在地方政府的支持下能够保证盈亏平衡,但如果没有干线网络的衔接支撑,支线航线依然无法取得更好的运营效果。

  作者:陈姗姗 方海平 

凡本网注明稿件来源为“锦程物流网”的所有文字、图片等作品,版权均属锦程物流网所有,转载必究。若转载使用,须同时注明稿件来源和作者信息,并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