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恩山
党的十八大报告指出:“强化公共安全体系和企业安全生产基础建设,遏制重特大安全事故。”航空安全是民航工作的重中之重,它不仅关系到旅客的根本利益,而且事关国家和社会稳定。实现民航工作“持续安全”战略目标和要求,必须始终保持清醒头脑,居安思危,未雨绸缪,努力筑牢航空安全“防火墙”。
筑牢思想“防火墙”。思想是行为的先导,思想的统一和认识的提高,是做好一切工作的前提条件。面对航空运输量迅猛增长和复杂多变的安全形势,各级政府部门和生产企业要坚定信心,知难而进,始终把安全生产摆在首要位置,充分认清安全是民航企业的核心竞争力,是企业绩效的根本保证。通过正反两方面教育警示、定期分析安全形势、加强企业安全文化建设等措施,营造浓厚的安全氛围,教育引导全体员工不断增强安全意识,树立“所有事故是可以预防的”理念,在思想上自觉解好“四个不等式”,即:安全形势一时好不等于一直好,安全工作抓过了不等于抓好了,安全工作今天不出事不等于明天没有事,安全工作暂时没有问题不等于没有潜在问题。坚决防止和摒弃因循守旧、盲目乐观、麻痹松懈,或取得一点成绩就沾沾自喜、居功自傲的思想情绪,不断探索创新抓安全工作的理论和方法,始终绷紧安全工作这根弦。
筑牢规章“防火墙”。规章在心中,安全有保证。抓好民航安全生产,说一千道一万,坚持规章制度是根本。据居于世界300强企业排行榜前列的杜帮公司分析统计:96%的事故是由人为因素造成的;每100个疏忽或失误,就会造成1个事故;每100个事故中,就会有1个是恶性的。只有严格执行操作规程,切实消除人的不安全行为,杜绝工作随意性、违章冒险作业等现象,安全生产才能真正落到实处。规章制度贵在落实、难在落实。
目前有关民航安全生产的法律法规很多,各企业也制定了不少手册和规章制度。这些法律法规吸收和渗透了世界发达国家和我国民航数十年安全管理的成功经验和惨痛教训,来之不易,必须不折不扣地严格执行。各部门各企业还应根据形势任务和季节气候特点,针对当前机队结构复杂、生产运行和维护保障难度大的实际,不断研究新情况,解决新问题,因时因地制宜,研究制定符合自身实际的安全规定和措施,并一以贯之地抓好落实,决不容忍任何偏离安全制度和规范的行为,真正发挥规章制度在企业安全生产中的作用。
筑牢人才“防火墙”。人是安全生产的决定性因素,做好安全工作必须坚持以人为本,使企业全体员工人人成为安全的守护者。
“木桶原理”告诉我们:一只木桶最短的那块木板决定能盛多少水,一根链条最薄弱的环节决定这根链条的强度;一个团队组织的成功,不在于几个人的努力,而是所有人的共同并进。这就要求我们:既要弄清企业安全生产的薄弱环节在哪里,又要下大力气做好固强补弱工作;既要注重发挥团队组织的整体功效,又不能忽视个人在安全工作中的作用。要紧紧盯住易发生问题和风险性较高的部位和人员做工作,按照“政治强、思想好、技术精、作风硬、纪律严”的总体要求,全面提高“四支队伍”综合素质,着力增强风险意识和安全防范能力,确保把安全隐患消灭在萌芽状态。尤其要高度重视飞行、机务、空管和运控、机场运营管理等关键技术岗位人员的资质和能力建设;采取技术带飞、本场训练等措施,下大力气提高飞行训练质量,有针对性地增加飞行关键阶段和复杂条件进近等重点训练课目,确保飞行安全。同时,要注重抓好基层班组长和一线员工的业务技能和安全培训,不让基层一线出现“短板”。
安全工作是一项系统工程,只有不断发现“短板”, 补齐做长“短板”,消除“短板效应”,安全生产水平才能不断提升。
筑牢责任“防火墙”。责任重于泰山,责任胜于能力。事实反复证明,许多安全事故的发生,并不在于能力和规章制度的缺失,而在于责任意识的淡薄。民航安全运行涉及各生产企业的各个层面、各名员工,只有各司其职、各负其责,安全工作才能得到有效保证。各级安全部门不管能力有多强、人员有多少,都不可能对企业每一个角落、每一名员工的生产过程进行全时制监控,安全必须是从高层到各管理层直至每名员工的自身责任。要进一步建立和实行安全生产责任制,做到一级带着一级干,坚持一级对一级负责,层层对各自的安全管理范围负责,真正把落实安全责任作为各级的习惯化、制度化行为。要严格落实企业的主体责任、政府部门的安全监管责任、领导者的安全领导责任和员工的安全岗位责任,努力把安全责任落实在100%的人头上,作用在100%的时间里,渗透在100%的工作中。要坚持赏罚分明、奖优罚劣,尤其对不负责任、玩忽职守、盲目蛮干、违章操作的,不管是否造成危害和后果,都要严肃批评教育、坚决查处纠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