锦程物流网资讯中心新闻频道空运新闻 > 正文

2010中国国际航空航天高峰论坛今开幕

www.jctrans.com 2010-11-15 11:41:00 工信部

导读:由工业和信息化部、中国民用航空局联合主办,中国航空工业集团公司、中国商用飞机有限责任公司、中国航天科技(000901)集团公司、中国航天科工集团公司、珠海市人民政府协办的“2010中国国际航空航天高峰论坛”作为第八届珠海航展的重要活动之一,于2010年11月15日上午在珠海举行。工业和信息化部党组成员刘利华出席论坛开幕式并发表讲话。

  由工业和信息化部、中国民用航空局联合主办,中国航空工业集团公司、中国商用飞机有限责任公司、中国航天科技(000901)集团公司、中国航天科工集团公司、珠海市人民政府协办的“2010中国国际航空航天高峰论坛”作为第八届珠海航展的重要活动之一,于2010年11月15日上午在珠海举行。工业和信息化部党组成员刘利华出席论坛开幕式并发表讲话。 

  本届论坛将以“探讨发展航天航空事业”为核心,邀请国内外相关政府部门的高层领导、国内外业界和相关领域高层管理人员,从不同层面就航空航天热点问题展开研讨。届时,军政要人、国内外各大航空航天企业高层、专家学者、用户单位等近300人汇聚珠海,把脉世界航空航天的发展趋势。 

  [文字实录] 

  主持人:屠森林: 

  女士们、先生们,大家上午好! 

  今天,“第五届中国国际航空航天高峰论坛”在这里隆重举行。迄今为止,高峰论坛已经成功举办四届,成为中国国际航空航天博览会的一项主体活动,是业界公认高规格、高水平的国际性航空航天专业峰会。此次论坛,我们邀请到各国政府和行同航天业界的高层管理人以及专家学者共300余名代表参加。 

  正式开始前,先向大家介绍在主席台就坐的领导和嘉宾:工业和信息化部党组成员刘利华先生、中国商用飞机有限责任公司金壮龙总经理、珠海市人民政府常务副市长刘小龙先生、中国航天科工集团公司总经理许达哲先生、中国民用航空局航空器适航审定司张红鹰司长、中国航空工业集团公司副总经理耿汝光先生、工业和信息化部装备工业司司长张相木先生、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副总经理芮晓武先生、亚太空间合作组织秘书长张伟先生、玻利维亚驻华大使费尔南多.罗德里格斯先生、国土资源部土地勘测规划院副院长高平女士,我是工业和信息化部军民结合推进司司长屠森林。 

  现在,我宣布“第五届中国国际航空航天高峰论坛”开幕! 

  首先,有请珠海市人民政府常务副市长刘小龙先生致辞! 

  刘小龙: 

  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来宾,女士们、先生们、朋友们。第八届中国航空航天博览会开幕之际,我谨代表珠海市委、市人民政府和全市人民向出席本次论坛的各位领导和嘉宾表示热烈的欢迎。 

  航空航天事业是一个国家综合实力的重要标志,近年来我国航空航天事业在创新中发展,取得了以载人航天为标志的成就,经过14年的中国航空航天博览会成为广东和珠海最闪亮的城市名片,成为展示我国新面貌和综合国力的重要窗口。中国国际航空航天高峰论坛作为博览会的一项主体活动,至今已经成功举办了4届,成为业内公认的高规格高水平的行业盛会,必将进一步推动我国航空航天事业的发展。作为我国第一批设立的经济特区之一,珠海在经济大潮中敢闯敢试,开拓新区,经济发展取得了重大成就,并且光荣的肩负起了中国航空航天博览会的光荣使命,在各界的支持和帮助之下,利用空港和海港的优势条件,科学谋划和大力推动航空航天发展,规划99平方公里的航空产业员,致力于打造广东航空产业的基地,亚太区的航空维修积极和生态宜居的航空新城。 

  随着珠海工业腾飞,珠海航空器材一批龙头项目的落户,珠海航空航天产业实现了新的突破,再次我们真诚的希望出席本次论坛的各位嘉宾畅所欲言、发表真知灼见,指导珠海航空航天产业做大做强、做出特色,热诚欢迎各界企业前来珠海投资,共创美好未来,最后,祝本次论坛取得圆满成功,祝各位嘉宾在珠海过得愉快,谢谢。 

  主持人:屠森林: 

  感谢刘副市长。 

  今天,我们非常荣幸地邀请到了航展组委会副主任、工业和信息化部党组成员刘利华先生参加论坛。刘利华先生曾任国家无线电管理委员会办公室负责人,信息产业部无线电管理局局长,信息产业部办公厅主任,工业和信息化部办公厅主任。2009年4月任工业和信息化部党组成员,并兼任办公厅主任。刘利华先生十分重视航空航天产业的发展,今天他亲临论坛并做主题发言。他发言的题目是“加大开放力度、深化合作共赢,共创航空航天的美好明天。有请刘利华先生。 

  刘利华: 

  各位来宾、各位朋友,女士们、先生们:大家上午好!在第八届中国国际航空航天博览会即将开幕之际,第五届中国国际航空航天高峰论坛今天在此举行,我谨代表工业和信息化部,向出席本届高峰论坛的各位来宾、朋友们表示热烈的欢迎!对论坛的举办表示热烈的祝贺!很高兴在此与大家共同探讨航空航天产业发展中的问题,下面我就中国航空航天产业发展谈几点意见。 

  一、中国航空航天产业的发展现状。 

  十一五期间中国航空航天产业发展迅猛,成为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强大推动力,其中中国航空产业规模快速扩张,民用飞机的研制、生产、销售情况良好,外贸和转包生产取得长足进步。同时中国航天事业进入快速发展阶段,进入空间、利用空间和探索空间能力明显提高。航天科技工业综合实力不断增强,中国航天的国际地位和影响力不断提升。 

  (一)产业规模快速增长,实力逐步增强整个“十一五”期间,中国民用航空工业产品产值将达到467亿元,是“十五”期间的3.7倍。其中,“十五”立项研制的ARJ21新型支线喷气客机受到市场欢迎,正在中国民航局和美国联邦航空局的审查下进行取证试飞,目前国内外订单已达240架,预计2012年开始批量交付。“新舟”60系列涡桨支线飞机已成功进入国际市场,最新改进型“新舟”600于2010年5月取得适航证。 

  在航天方面,截止目前重要成功发射自主研制的航天器100多颗,特别是“十一五”期间成功进行了45次运作火箭发射,将自主研制的51颗卫星发射上天,形成了气象、资源探测等多个系列,其中风云2号达到国际先进水平,率先向业务服务型转变。 

  资源卫星数据用户5000余家,其中包括长期用户2000余家,全国数据覆盖率百分之百;海洋卫星用户267家。 

  据统计,卫星导航应用产业2009年总产值达到500亿元,近三年产值年均增长达44%。 

  (二)重大科技专项取得突破,自主创新能力不断增强。自2008年国务院批准大型飞机研制工作批准立项以来,完成了项目研究和供应商审核。在本届航展期间,项目进入实质性商业运作。 

  另外,支线飞机、通用飞机、直升机、航空发动机等项目的研制、改进取得了新的进展。 

  载人航天、探月工程、北斗导航等取得重大进展。其中载人航天工程成功实施了宇航员出舱等四大实验;第二代北斗卫星导航系统正在组建,已经成功发射6颗导航卫星,预计2012年覆盖亚太地区,2020年建成覆盖全球的卫星导航定位系统。 

  卫星地面设备及软件研制生产能力有了较大提高;长征系列运载火箭达到国际先进水平,新一代运载火箭关键技术已取得重大突破。 

  (三)国际合作水平不断提高,合作领域不断拓展。中国航空产业的国际合作不断深入。国外航空零部件转包生产业务2009年年交付额达7亿美元。波音、空客合作项目的开展,标志着中国航空工业正逐步融入国际航空产业链;中欧、中俄、中法政府间航空合作机制已经建立。 

  长征系列运载火箭型谱进一步完善,发射服务能力显著提高。中国还与20多个国家和国际组织签署了47个政府间、部门间航天合作协议,参与联合国外空委等国际组织的相关活动,实施了中巴地球资源卫星、中法天文等联合卫星工程。 

  二、中国航空航天产业未来设想 

  世界航空航天业快速发展,传统航空航天大国都在拟定新的发展规划,积极扶持航空航天产业的发展。新兴国家也将航空航天产业作为自己未来发展的重要方向,中国政府高度重视航空航天产业发展,将其作为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和优先发展的高技术产业。 

  我们提出了一些航空航天产业的未来发展设想,在这里与大家共同探讨。 

  (一)航空产业。随着中国国民经济快速发展以及大型飞机重大科技专项的实施,以及低空空域管理体制改革和低空空域逐步开放,未来10-20年,中国民用飞机产业将迎来一个快速发展时期。中国将在研制大型客机和商用航空发动机的同时,加快支线飞机等产业化系列化发展,促进机载设备及系统、配套零部件和原材料的协调发展;加强航空科技创新能力和基础能力建设,形成具有较强自主创新能力和完备的配套保障能力的航空研制生产体系,进一步加强适航能力建设,提高航空产品质量。 

  (二)航天产业。未来,中国将大力发展民用航天产业。一要加快民用空间基础设施建设。加快卫星技术升级和产品换代,推动大气环境、陆地海洋、通信广播与新技术试验等建设,以高分辨率对地观测系统、北斗二代导航系统等重大专项建设为契机,努力构建天地一体、资源共享的空间信息基础设施。二要提升卫星发射服务能力。进一步完善火箭发射可靠性和能力,提升运载能力,拓展商业发射服务国际市场。三要加强卫星地面系统的统筹建设,推进应用卫星和卫星应用由试验应用型向应用服务型转变。 

  三、加快中国航空航天产业发展应做好的几项工作。航空航天产业是综合国力的集中体现和重要标志,是国家先进制造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国家科技创新体系的一支重要力量。目前,中国航空航天产业距离国际先进水平还有一定差距,如何快速提升能力和水平是我们亟待解决的关键问题。 

  首先,加强统筹协调,科学制定规划。统筹发挥政府的规划引导、政策激励和组织协调作用,统筹发挥市场需求和技术进步的引导作用,科学制定航空航天产业发展规划和政策,指导产业加快发展,把航空航天业真正培育成为国民经济的先导产业和支柱性产业。 

  第二,服务经济建设,实现可持续发展。航空航天产业要立足国家工业基础,加强与大工业系统的顶层衔接,着力构建开放式发展格局,提高资源配置效率。加快军转民步伐,推动民用飞机、民用航天等传统优势产业发展,发挥技术优势,引导技术同源或工艺相近的节能环保、新材料、高端装备制造等新兴产业发展,促进产业经济与地方经济融合发展,夯实产业基础,壮大产业规模,实现可持续发展。 

  第三,强化自主创新,提升核心能力。强化核心技术和关键技术研发,突破重点领域,加速创新成果转化,掌握自主知识产权,切实提高航空航天产业的核心能力。同时,还要充分发挥大型飞机、载人航天、探月工程等国家重大科技专项的引领作用,推动航空航天产业的可持续发展。 

  第四,调整产业结构,优化产业布局。为适应中国航空航天产业发展和国际市场需求,需要以市场为导向,将产业结构战略性调整和产业布局优化作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主攻方向。通过统筹长期与近期、整体与区域产业能力的建设,形成具有较高集中度的产业集群。通过发展重点产业项目,完善航空航天产业链条,并以产业链为纽带,加大专业技术和各类资源的整合力度,优化产业布局。 

  第五,树立世界眼光,深化国际合作。航空航天产业作为高风险、高投入、高技术密集的行业,没有国际合作,就谈不上真正的发展。开展广泛的国际合作,是中国发展航空航天产业的基本政策,也是符合国际化趋势的通常做法。加快实施“走出去”战略,进一步提高对外开放水平,鼓励和支持企业、科研机构充分利用政府间双边和多边合作渠道,开展多层次、高水平的交流与合作,开拓国际航空航天市场。鼓励与世界一流航空航天企业或科研单位建立联合实验室、技术研发中心,开展高水平的技术与工程合作,为企业的国际化发展注入活力。 

  第六,培养高端人才,支撑产业发展。以培养高层次、创新型和国际化人才为重点,优化航空航天产业人才队伍结构,提高整体素质。以市场配置人才为手段,以重大科技工作、重大产业化项目为牵引,吸引、聚集和成就各类优秀人才。建立并完善适应航空航天高技术产业发展要求、具有行业特点的人才选拔、使用、培养、评价和激励机制,打造一支与航空航天产业发展相适应的、规模适度、专业配套、结构合理,素质优良的航空航天人才队伍,为进一步做大做强中国航空航天产业、提升核心能力、开拓国际市场提供智力支持。 

  各位来宾,中国航空航天产业已向我们展示出了美好的发展前景。我们将本着开放的态度,欢迎各方都参与到中国航空航天产业发展的时代进程中,合作共赢,共同创造世界航空航天业的美好明天。谢谢大家! 

  主持人:屠森林: 

  感谢刘利华先生精彩的主题发言,他在讲话中特别提出了中国航空航天产业未来发展的设想,以及要重点做好的若干工作。相信中国的航空航天工业在全行业的努力和全社会的大力支持下,在政府的推动下,一定会实现又好又快的发展。 

  中国民用航空局是国家民航行业的政府主管部门,民航与航空工业的发展唇齿相依。今天我们有幸请到中国民用航空局航空器适航审定司司长张红鹰先生参加论坛。张先生曾任澳门航空公司执行董事兼总经理,中国国际航空公司总裁助理兼公务机分公司总经理。2005年任民用航空局航空器适航审定司司长。张先生十分关心民机产业发展,对民机适航发展有专门的研究,今天他发言的题目是:发挥民航在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中的战略作用,共创中国航空事业的美好未来。有请张先生! 

  张红鹰: 

  谢谢主持人。非常高兴今天在这个讲台上和大家面对面交流。在这次隆重的珠海航展期间和大家特别是航空制造业的同仁们,国内和国外的朋友再一次见面。让我再一次感觉到了世界或者说地球很小,见到很多老朋友和新朋友。特别是和我们紧密合作的国外的合作朋友,见到你们非常高兴。 

  各位尊敬的领导、各位来宾、女士们、先生们:大家好!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是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的战略举措,民航将发挥重大的战略作用,以此为契机,建设中国航空航天发展的美好未来。 

  第一,民航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中的重要作用。航空运输作为安全、快捷、通达、舒适的方式,成为国家的战略性产业。 

  (一)加快中国运输体系建设是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推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战略任务。航空运输是一种可持续发展的绿色发展方式,是点到点的空中运输,与沿线占用大量土地的列车相比,占用的土地资源最小。公路为83%,铁路为4%,航空为1%。民航费用每客/百公里耗油量不到3升,速度是汽车的8倍以上。中国航空在中国的综合运输体系中优势日渐明显。 

  2006年到2010年间,民用航空累计飞行时间1900万小时,比前50年的飞行小时总和还要多。从需求来看,我国民航发展的潜力巨大,此外,民用航空也是最安全的交通方式之一。我们中国民航曾实现了2100多天的零事故飞行记录,飞行2150万小时,创造了世界少有的飞行记录。 

  (二)在产业中的提振作用。航空运输业在产业结构升级换代中具有显著的提振作用。从民航的运输服务功能来说,是产业升级换代的重要依托。 

  民航的产业链关系来说,是产业升级换代和科技创新的重要拉动力量。航空产业与先进科学技术有着天然的密切联系,民航业客观上要求飞机的设计、制造、空管和信息领域要不断进行创新。过去中国大飞机和空管设备主要靠国外采购的产品。目前,我国启动了大飞机项目和北斗导航项目,这些将与航空运输业形成互为依托相辅相成的良好局面。 

  (三)在经济发展中的重要拉动作用。民航业也是经济发展的重要驱动力量,产出比可以达到1:8,吞吐量达到50万人,将直接实现很好的的经济效益。民航拉动经济发展和繁荣的作用主要体现在下面几个方面。 

  一是为融入全球经济提供了重要通道。航空运输不仅是一种运输方式,具有改善投资环境、增强信息交流,扩大流通范围和提高流通效果的特殊功能,成为国家或区域经济融入全球经济的重要通道。 

  二是催生具有朝气和活力的临空空港和经济区。大型空港客观上和周边的区域经济融为一体,相互依存、相互支持,在机场周边形成临空港经济区,经济贡献不可小视。比如说北京机场空港经济区占北京的GDP的7%,2015年将达到10%以上,航空运输业的发展将给相关的产业带来巨大的空间。 

  二、民航业的发展与航空工业强劲互动,航空运输业和航空工业是产业的联动链条,将起到良好的互相拉动作用。航空运输也与航空工业的发展互为依托,相辅相成,两者是互动的关系。从统计数据看,国产、自主研制的航空器无论规模还是数量上都处于相对弱势,截止2010年10月,我国注册的民用航空业运输类民用航空飞机总计1636架,其中国产飞机仅18架,比例不足1.1%。国家启动大飞机项目,发展国产民机,为航空业的发展提供了新的契机。国务院新兴产业战略中提出了发展做大做强航空产业。在今年的民航工作会议上,中国民用航空局提出了全面推进民航建设,从民航大国向民航强国转变,为我国的民航发展提供了广阔的空间,这将有效的拉动航空工业的发展,也必将提升对航空运输的支撑作用,必将有效的改善航空发展环境,开创民航发展的新局面。 

  我国民航运输与航空工业有效的合作,必将有效的推动我国的航空产业发展,催生新的经济增长点,提升我国的全球产业分工中的地位,必将为转变产业发展方式作出新的贡献。 

  三、为了支持民族航空工业的发展,中国航空局正在制定鼓励支线航空的措施,包括小型机场建设,优先考虑中小机场的航班航线等等。 

  计划采购国产飞机的航空公司有相关的优惠政策和简化手续,不再批准新的航空公司的情况下,批准了使用新舟60的幸福航空公司运行。为支持国产C919飞机,这次航展期间,大家将会看到航空公司与中国商飞公司正式签署订购协议。目前我们已经收到国产C919飞机的合格证申请。我们希望通过和飞机制造商、运营商的共同努力,对于飞机的设计、研发、制造和售后服务方面不断提升竞争力,让国产大飞机早日翱翔蓝天。 

  同时,鼓励优先购租国产航空飞机,制定购买国产机的优惠政策。 

  加强适航能力建设是发展我们航空事业的当务之急,没有健全的适航能力做保证,发展我们民用航空工业将受到极大的影响。满足国际通行的适航要求,是民航航空的前提,我们的适航能力和发达国家相比仍有差距,针对我国研制民用航空产品尤其是大型客机,我们应该坚持适航规律的原则,加强和国际接轨,继续深入进行适航工作。民航局高度重视适航能力审定建设,先后成立了上海、沈阳、成都适航中心。下一步还将组建航空发动机审定中心和验证技术研究中心以及增加部分三级审定机构,这已经纳入了民航局十二五规划,加强审定机构、审定队伍和验证技术和能力建设,拓展双边,建立起我国适应新技术新标准的审定体系,满足我国民用航空制造业的需求,促进我国民用航空运输业的发展。 

  工业部门要加强适航能力建设,要像重视工程研发能力一样重视适航取证能力,同时希望有关部门在机构设置、项目审批和资金使用方面提供保障,继续提升适航能力。 

  民用航空的强大有赖于航空工业的强大,民航强国的基础是航空工业的繁荣、民机制造业的繁荣。同时民用航空的需求又拉动着航空工业的创新发展,我们愿意与工业部门加强合作,形成制造业和航空业的相互促进、相互支持,为加强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为推进中国航空事业的发展携手共创美好明天。预祝论坛圆满成功,谢谢大会主持人,谢谢大家! 

  主持人:屠森林: 

  刚才张先生在发言中深入的分析了民航在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中的重要作用,对关于中国航空事业发展美好未来的展望,令人印象深刻。感谢他精彩的发言。 

  航天界的同志们都知道,卫星技术升级和产品换代,促进了卫星在遥感、导航、通信广播等领域的应用。现在我们有请国土资源部中国土地勘测规划院副院长高平女士就“国土资源遥感应用于发展”做主题发言。高女士曾任国土资源部科技与国际和作司科技发展处处长等职务。2010年就任中国土地勘测规划院副院长,有请高女士,大家欢迎! 

  高平: 

  谢谢主持人。尊敬的各位领导、嘉宾,各位代表:大家上午好。受国土资源部委托出席这次高峰论坛,同时代表国土资源部对这次高峰论坛的举行表示热烈的祝贺。 

  作为现代航空航天成就的受益者,我想结合我们的国土资源遥感探测应用做一个报告。 

  我报告的提纲分三个部分,一是对我们国土资源正在建设现代化调查监管体系做一个介绍,还有一个就是把我们未来应用需求做一个汇报,同时对于下一步的发展提出我们的建议。 

  国土资源部是负责我们国家的土地、矿产、海洋资源规划合理利用的部门。在我们的工作中有几个重要的主题:保护我们18亿耕地不减少,对于我们土地资源促进集约合理的利用;同时对于矿产资源勘测,建立我们的后备基地;对于我们的资源开发进行有序的监管;这些方面都需要建立现代化监管体系。 

  监管体系的建设,取决于我们对于这些资源的基础调查和监测工作,包括了土地、矿产资源开发和地质灾害。在监测监管的工作中,遥感技术起到了支撑和带动作用。 

  中央领导同志对于利用遥感技术开展国土资源的监管,提高我们的监管效能非常的关注。在今年的9月20号习近平副主席亲临国土资源部,对我们的遥感工程技术表示高度的赞扬。我们的遥感技术大规模的应用于国土勘测业务,在地质灾害的调查和监测,在矿产资源的勘察,在矿业开发活动的监管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下面,我分几个方面简单介绍一下。 

  一、在土地资源的调查和监测方面,我们实施了全国的土地资源调查和监测工程。根据我们的调查条例,我们每10年要对全国的国土进行一次全覆盖的调查。我们刚刚完成的是第二次全国土地的调查。第一次全国土地调查我们用了12年的时间,主要采用航天技术开展工作;第二次调查我们依托卫星遥感技术用了三年的时间,使用了从1:10000到1:50000比例尺的高清晰遥感技术。我们所说的全国一张图工程就是我们以卫星遥感技术为依托,对于全国的土地资源遥感现状每年更新一次,关联政务管理的信息。 

  第二个,土地利用和矿山开发的执法和监管。对于我们正在开采中的矿山是否符合我们的规定,是否符合我们的要求,进行卫星遥感检查,我们已经连续10年开展这样的工作。去年国土资源部出台了15号令,颁布了对于违反土地管理行为的处分办法,已清晰的提出利用遥感技术发现违规土地变化情况,对于违规的责任人和责任者进行处罚的规定,有效的制约了各级政府违法用地的行为。 

  今年我们第一次实施15号令问责制。在前期的工作基础上,我们基本上实现了以卫星遥感作为基础,把土地利用、资源开发这样的行政活动关联起来,建立自己的现代化监管系统。 

  第三就是我们在地质调查和矿产资源勘察方面,我们西部的矿产资源勘察是我们的主要战场,我们主要依靠卫星遥感技术进行监测,对于条件比较艰苦的地区实施勘测活动。 

  在地质灾害遥感方面我们也做了大量的活动,每年的汛期我们都实施地质灾害播报,同时利用遥感技术进行遥感区域生态调查工作。 

  第二个方面汇报一下迅速发展的遥感需求。我们对于全国的国土和资源矿产的调查,在技术上我们精度要求越来越高,1:20万已经开展到1:1万的高精度要求。我们一年要对960万平方公里进行一次全面的覆盖,同时对于大型的土地开发活动和矿产资源活动进行实时的监管。 

  全国一张图工程,我们用1:1万到1:5万的高精度技术,对于全国960万平方公里进行覆盖,我们划分了不同地区适用不同精度的区间。迅速增长的遥感数据对于我们遥感数据市场构成了巨大需求,预计未来10年国土资源业务高分辨将达到每年1000万平方米。目前比较遗憾的看到,对于高分辨率的遥感数据来说,我们主要依靠国外的数据。 

  第二个,就是连片监测能力。和其他行业不同的是,我们是对于行政区域有一个全区域覆盖的要求,对于行政辖区进行土地动态监测。 

  同时也要求我们对于灾害发生期间对于受灾区进行调查,我们每年遇到的灾害所需要的数据监测的区间达到了5—10万平方公里,应急性强突出的表现在我们对于重大的突发事件第一时间需要我们的影像,同时需要我们的卫星在天上对于特定目标的快速连续性监测,从卫星监测的时效由三天提升到24小时是我们的目标。我们对于数据的精度、处理的规模化都提出了明确的要求。 

  总之,国土资源的业务对于遥感数据的需求,无论是航天还是航空遥感,都有数据量大、面广、更新快的要求;对于遥感的要求,我们对全国的各个区划分出来需要观测的时间窗口。 

  三,国土资源领域在遥感技术方面发展的想法做一个汇报。 

  对于国土资源领域的卫星遥感提出五个方面的想法。一是构建国土资源、国家的业务卫星的观测体系。第二,业务化卫星系统。第三,建立业务应用实体。第四,对于关键核心技术创新提出明确要求。第五,就是遥感卫星应用产业化。 

  我们的想法是整合我们大部的需求,整合国土、海洋和地矿、测绘各方面的需求,实施全面的统筹设计,从单部门的要求向国家的整体谋划发展,我们设想从宏观、中观、微观的尺度构建我们的卫星遥感体系。我们希望能融合全色和多光谱、单光谱的遥感能力。希望建立我们的业务卫星网络和卫星星群。在建设的过程中,希望以业务为基础,提出发展需求,建成综合的应用能力。 

  在业务卫星应用中,针对这个产业数据量大,产业需求强的特点,希望实现卫星生产和应用的联动,实现国家级、省级、市级、县级四级监测网络体系,对于社会供应实现共享服务。这是我们设想的卫星应用的全流程系统,我们希望数据经过我们的加工处理直达业务处理面。国土资源部发展了应用的技术体系,同时发展供系统内和系统外相关的业务能力。 

  在应用实体方面,我们提出要建设国土资源部的卫星应用中心,统筹规划实施建设活动。在卫星应用的创新方面,我们现在遇到了几个问题。 

  一是对于多云多雨地区利用航空航天遥感是一个困难的地区,如何利用新的数据源弥补这些不足。第二就是大批量的处理如何实现自动化。第三就是如何实现现有的航天和我们已有的航空,包括低空遥感的飞行的能力获取遥感数据和地面观察能够联动,实现土地和矿产资源的联动。第四就是建立卫星应用的评价体系。 

  突破遥感应用的关键基础主要是我们数据需求量大、业务多的要求,实现我们业务化规模化的业务运行。在业务应用方面,我们在这些方面有需要多的需求前景,同时这些方面也带动了国产卫星的研制和未来整个国产卫星的产业发展应用。我记得原国防科工委副主任栾主任说过,要把卫星应用的凯歌放在应用说,我们也希望国土遥感领域得到更多的航空航天业界的关注,为我们卫星遥感的应用开拓更好的前景,谢谢大家。 

  主持人:屠森林: 

  高女士的发言在系统介绍国土资源监管体系的基础上,分析了国土资源管理对于遥感数据和应用技术的广泛需求,并提出了重要的工作建议。这对我们开阔卫星应用产业管理和工作思路很有帮助。感谢她图文并茂的生动发言。 

  实践证明,航空航天产业的发展,离不开广泛而深入的国际和作,下面请亚太空间合作组织秘书长张伟先生,就“区域空间合作:组织及相关活动”做主题发言。张先生曾任中国航天科工集团公司总经理助理,国防科工委工程一司副司长等职务,2008年任亚太空间合作组织秘书长。 

  张伟: 

  女生们,先生们早上好。我非常高兴参与今天的高峰论坛,这是一个关于航空航天的论坛,这是一个国际间和政府间交流的机会。我想了解它相关的项目和相关的活动还有相关的组织架构。首先我会给你们一个APSCO的组织历史。在1992年的时候,很多亚洲的国家聚集在一起,在讨论如何去组织和发展我们在北京举行了一个研讨会的组织工作室,当时我们的前国家主席江泽民给予了极大的支持,而且参与到这个活动中。这是我们当时的一个照片。 

  13年后,也就是2005年,八个签约国包括孟加拉、印度、伊朗、泰国、巴基斯坦等参与了签约仪式。后来2006年土耳其又加入到组织中,现在我们有9个成员国。当时八个国家已经是参与到签约的,但是印度尼西亚稍微后一点,在2008年底,我们在北京组织了一个成立仪式,当时由我们APSCO在北京举行的,由一个总秘书处负责,下面又分了外部关系事务组、战略计划事务组、教育培训事务组、行政级金融事务组。我们现在被联合国委员会认定为和平使用外部空间的永久遵守者,中国政府对于我们的项目非常支持,给我们捐赠了办公大楼。迄今为止我们开了三次理事会,第一次在08年我们召开了理事会议,第二次是去年底在北京开的。今年的9月我们召开了第三次理事会议,我们所有的决定都是由理事会层面决定的,我来介绍一下我们的空间活动及合作。 

  根据我们APSCO会议的第六条涉及的空间应用项目,还包括地球的探测、卫星导航和地位,第三空间科学的研究,第四就是我们最基本的方面就是教育培训和科学家技术方面的交流活动。第五点我们成立了为组织的项目发展技术传播,项目及活动相关的信息中心资料库,我们所有的签约国都可以享用这个中心资料库,最后是一些签约国协定的一些合作项目。 

  我这里介绍一下教育和培训方面的项目。在我们这个APSCO正规的运作之前我们已经做了很多项目教育培训。我这里要提及的是,在北京为蒙古和印尼举行的关于远程感应技术和应用的课程,我们去年在北京举行了一个FY卫星资料接收使用的课程。我们在北京举行了一个远程感应卫星资料应用的培训课程,我们在2010年我们搞了一个为期两周的GNSS应用培训课程。我们在这个方面还为我们的APSCO成员国举办了空间技术应用课程,是相当于硕士的一个课程,由APSCO和中国北航大学举办的,所有的这些参与的学院都是来自我们的成员国,然后他们是连续三年进行这方面的学习。 

  每一年,我们的理事会安排我们组织举办一些支持性的教育课程,今年我们会有一个研讨会,是关注食品安全方面的,特别是航空方面的食品安全。我们会探讨食品安全还有经济效益方面的问题。同时,我们有其他的一些活动,比如说中国政府向七个签约国捐赠FY卫星数据接收系统。在我们的这个接受站方面,我们在泰国有一个接收站。去年中国和泰国签订了一个合作框架,我们的资源卫星数据和应用中心签订了在泰国曼谷建立卫星接收站的协议。我们通过三次的理事会会议批准了8个项目。 

  一些成员国的一些据点的地图,从不同的地点进行不同的监测,这样我们可以得到一手的数据,然后分享给各个网络的所有者,使得我们的各个数据中心能够分享这些信息。我们现在已经进行了一些实验性的观测,同时我们的这个理事会有13个提议项目,8个项目与建造导航应用系统相关的,其中有一些是涉及我们理事会的活动的,有包括为紧急状况管理的项目演示,还有一些健康与安全的管理系统。还有四个是卫星应用系统开发技术相关的。 

  我希望你们了解一下这几个项目,不久的将来我们有更多的活动,包括成立一个APSCO的项目培训中心,当然取决于我们成员国和主导国的决定,我们还会成立一个太空法的亚太研究中心。关于太空法,我们的亚太研究中心是对于我们整个区域有非常重要作用的。 

  我希望你们细量一下这几个项目,不久的将来我们有更多的活动,包括成立一个APSCO的项目培训中心,当然取决于我们成员国和主导国的决定,我们还会成立一个太空法的亚太研究中心。关于太空法,我们的亚太研究中心是对于我们整个区域有非常重要作用的。 

  我们的区域及国际研究也是基于这样一个研究中心进行的。我们持续的不断的在成员国里面招募更多的学生,使更多的学生可以参与这个培训项目。我们在2010—2011年我们在远程感应培训的课程中会培养更多人才,使得我们监控和感应、通讯系统有更高的发展,在明年就会开始。 

  中国政府还有我们的签约国有一些新的技术分享。2010APSCO年关于空间技术用于地震早期预报的研讨会也将举行。希望你们能够给予更多的关注,给予更多的合作。最后,我希望论坛圆满成功,谢谢。 

  主持人:屠森林: 

  刚才张伟秘书长在介绍中介绍了亚太空间合作组织的宗旨和业务范围,期待各方在今后开展更多富有成效的合作。谢谢张先生。 

  女士们先生们,中国经济发展和快速进步,为航空航天产业提供了难得的机遇,也为该产业扩大对外开放提供了更为广阔的空间。此次高峰论坛,为业界的各国朋友们搭建了交流、沟通的平台,让我们共同携起手来,加强合作,互利共赢,共创中国和世界航空航天事业的美好明天! 

  再次感谢各位发言人! 

本文关键词: 2010,中国,国际航空,航天,高峰论坛,开幕

共有评论查看所有评论

散杂货|空运|陆运|快递最新运价行情

更多»海运集装箱货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