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投资机构擅长拿捏行业发展趋势形成鲜明对比的是,很多创业者的创业起点并非是对行业的判断,只是源于身边的需求,创业的行为是他们评估自身能力的一次尝试。
糖护科技就是一例,这是一家用互联网方式切入糖尿病管理市场的创业企业,在用硬件采集血糖数据后插入手机耳机孔,数据分析即可直接显示在手机相应软件上。
这个创业思路其实来源于创始人李承志身边朋友的经历。据李承志回忆,两年多前他的一个朋友的儿子得了糖尿病,李承志希望能更方便地让自己的朋友及时知道孩子的身体状况,在1999年就加入摩托罗拉的李承志在硬件上有些积累,他觉得这一点或许能帮助他的朋友。就这样,李承志和朋友凑了点钱创办了糖护科技,并在成立3个月后获得了300万元天使投资,依靠这笔资金切入了移动医疗领域。
“当时我根本没有想到今天所谓的可穿戴设备,还有大数据的概念。但创业半年后我深深觉得这条路非常艰难,移动医疗远不像做一个游戏那么容易。”李承志说。
投中研究院分析师李鑫在谈及当下移动医疗行业发展时提及,目前市面上的多数移动医疗企业均未解决一个最为核心的问题,即不论是慢性病的管理还是为客户提供远程医疗,所有数据的最终接收端应为医生,但目前由于我国公立医院医生尚未得到根本性的解放,医生(特别是三甲医院的医生)很难通过这些移动医疗设备及APP为客户提供详细充足的专业建议。
“医疗行业与其他行业相比,政策敏感度较高,创业者很难通过市场化的方式获取竞争优势。”李鑫直言。
对此,另一家移动医疗企业宁远医疗创始人罗宁政深有感触。罗宁政曾是大学计算机课程的老师,并担任过医院信息科主任,在医疗软件研发方面积累颇深。走出医院体制后罗宁政刚开始只是想依靠自己的能力,将其研发的医院感染科计算机软件(业内称为院感软件)出售给医院,而他确实也做到了,最高峰时使用罗宁政提供的院感软件的医院达到上千家。借此,罗宁政与医院建立了良好的合作关系。
两年多前,罗宁政打算做一个互联网门诊预约系统来解决老百姓排队挂号的问题。为了能获取医院的认可,罗宁政先制作了一套医院智能排班系统软件,并免费提供给其拟合作的医院,再逐渐将门诊预约系统向这些医院推送。做成一个医院案例后再以此为例向第二家医院推送,一家家医院推送的过程已持续了两年。
“现阶段移动医疗的资源都集中在医院,医生只能在医院工作,不能多点执业,这对移动医疗企业的发展有很大的局限性,很多企业现在只能做偏咨询这块的内容,且以社交功能居多,想要形成大规模市场有难度。”宁远医疗的投资人、启赋资本董事长傅哲宽告诉《第一财经日报》记者,“医疗资源整合积累的过程会很难,但谁能打通这些资源就会有机会冒出来。”
今年2月经过半年多的等待后,糖护科技通过了药监局认证,拿到了医疗器械许可证。同样的,以敲开一家家医院大门的做法,宁远医疗今年在全国覆盖的医院数量将超过600家,明年可能达到千家。
在李鑫看来,移动医疗虽然发展火爆,投资者热捧,但其中真正解决了国内医疗供需矛盾的屈指可数。现国内移动医疗健康产业仍处在发展的初级阶段,但他认为,随着移动互联网技术的发展、公立医院改制的进行以及国民就医观念的不断开放,移动医疗将会迎来爆发型增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