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影是一种大投入、重装备、高风险和大产出的产业,如仅拍一部《阿凡达》就投资了近5亿美元。在这些“巨片”的背后,是一个健全而活跃的资本市场,包括大量风险投资机构的进入,以及政府税收激励政策的支持。这是美国电影产业成功之道的关键所在,经过几十年的发展,美国电影产业已经形成了比较完善的融资体制,一些有实力的文化产业集团如美国广播公司、哥伦比亚公司等,背后都有金融大财团的支持。文化产业集团和金融集团间相互渗透,相互参股、控股,二者之间形成了稳定的合作伙伴关系,只要制片人拿着他与发行商签订的合同就可以取得银行贷款。可以看出,美国的大部分电影背后都有银行资金做支持。其实,早在无声电影发展时期,电影产业的发展就得到了银行资本的大力支持,好莱坞早期电影制片厂制度的形成和银行资本的渗透与支持关系紧密。本文仅以好莱坞早期电影艺术家大卫·沃克·格里菲斯(D. W. Griffith)与金融资本的传奇经历为例加以说明。
金融资本对接文化产业的案例分析
大量研究成果表明,早期的电影公司——如最早的“活动电影展览公司”,主要是依靠外来的资金来维持自身的运作与发展,这其中最主要的资金来源于银行的贷款。在格里菲斯早期的电影生涯中,从加入“活动影像伙伴公司(Motion Picture Patents Company)”到20世纪20年代晚期有声电影的发明,他至少和34家银行建立过直接或者间接的联系。如他早期的作品——《一个国家的诞生》,就是电影产业资本和银行资本联手创造的好莱坞商业神话。1915年,格里菲斯从“活动影像伙伴公司”退出,决定自己筹资拍摄这一部史诗性巨片,他的想法得到了美国金融家哈里·埃特肯(芝加哥联邦人寿保险公司的创立者)的支持,并获得11万美元的直接投资。
为了保护和加强对投资资金的管理,哈里·埃特肯还专门成立了时代制片公司,专门负责投资和理财事务。作为投资方,哈里·埃特肯不仅对影片的制作进行财务上的监管,而且加强了电影制作过程的质量监控和电影发行过程中的前期宣传,以保证电影商业运作的成功。事实证明,这部长达2小时10分钟的史诗性巨制在创造好莱坞电影史上艺术经典的同时,也创造了电影产业的商业奇迹。据美国电影史史料记载,仅1916年纽约市场的票房收入就达到120多万美元,而该片的总收入更是高达5000万美元。
在这样一个商业奇迹之后,各种各样的资本纷至沓来,投资方强烈希望参与到格里菲斯电影制片的商业运作过程中去。当前还保留在纽约现代艺术博物馆中的信件最能反映当时金融资本这种“饥渴”的心态:“我要提醒你注意,现在没有一种商业活动能依靠自身的积累为自己提供资本……现在所有成功的商业都是那些借贷者,因为只有他们才知道如何借别人的资金去赚取利润。同时,投资者也会发现和成功的商业合作,会让他们的资本升值。”
在4个月之后,格里菲斯成立了自己的公司——格里菲斯公司,公司资本金约5000万美元,这主要包括马罗奈克制片厂及其财产,他名下的艺术家联盟公司的价值35000美元的股票,格里菲斯和其主要成员的大约100万美元的保单,以及格里菲斯所有作品的利润。在公司资本运作的过程中,各种各样的外来资本都参与其中:公司的股票由贝尔特恩公司发行,曾经与格里菲斯有过亲密合作的银行也列席公司董事会,如纽约中央联合信托公司、纽约担保信托公司等。
在与格里菲斯合作的过程中,这些银行的贷款合同中对质押的要求十分明确,以纽约中央联合信托公司和格里菲斯签订的贷款合同为例,其中明确规定,电影的底片和胶片,以及涉及发行、展览和销售的所有合同与协议都是纽约中央联合信托公司的资产,银行对此拥有所有权,并且银行的代表可以对这些资产进行随时检查。
除了贷款的质押要求之外,银行对投资的运用也有严格的要求,未经银行的容许,格里菲斯公司及其本人没有权利决定拍摄电影。而1923年哥伦比亚银行和格里菲斯签订的合同中,甚至对如何处置银行投资的电影无法完成的情形做出了特殊的规定,他们要求银行有权进入格里菲斯制片厂,以制片厂的所有资产(如胶片、设备等)为抵押,以保证电影顺利拍摄完成。1923年,格里菲斯的又一巨制——《党同伐异》上映,这部电影没有能续写神话,却成为好莱坞电影史上的商业灾难。格里菲斯本人也为此付出了沉重的代价,为了偿还银行的贷款,他不得不卖掉自己在艺术家联盟公司的股票,自此以后,格里菲斯便一蹶不振。
金融资本对接文化产业的经验借鉴
从电影艺术家格里菲斯与资本市场的传奇经历来看,最起码有这样两点经验可以总结和借鉴。
文化产业的发展必须依赖金融资本的强力支持。没有金融资本的参与推动,文化产业的发展几乎就是天方夜谭。试想如果没有11万美元的直接投资,格里菲斯恐怕也是“巧媳妇难为无米之炊”,不可能创造出好莱坞电影史上第一个商业奇迹。
相比较而言,我国的文化产业与银行资本几乎完全脱节,其直接的影响就是产业资本积累低,投资能力弱,后劲不足。我们知道,资本积累作为生产和扩大再生产的前提和源泉,是企业化生产经营发展中的一个客观规律。没有资本积累,就没有生产的实现和再生产的扩大,这已经成为我国文化产业发展缓慢、后劲不足的重要制约因素。而西方强势文化产业集团,如时代华纳、新闻集团、迪斯尼集团等年销售收入均在200亿美元左右,它们可以运营的资本规模都在数百亿甚至上千亿美元以上,这就使得它们能够以资本手段大规模地对文化产业公司进行购并和整合。
基于以上分析,有必要调整文化产业的投融资政策,开拓文化产业发展的多元投资渠道,为文化产业的发展提供资金的保障和发展动力。要在金融机构独立审贷的基础上,适当向文化产业倾斜,并适当安排一定的政策性贷款用于发展基础性文化产业,以及与科技、信息产业相结合的新兴文化产业;要加快形成统一的市场准入政策,鼓励和放宽各种社会资金投入国家鼓励发展的文化行业或产品;要鼓励组建区域文化发展协调基金和各级各类文化产业基金组织、文化投资公司,允许社会和个人兴办文化艺术基金;要逐步扩大文化产业直接融资的比重,有条件的文化企业可以利用企业债券、股票等融资手段加速发展。
文化产业投融资应当保持理性和清醒的认识。银行和其他资本在投资电影等文化产业时,要对文化产业的高风险和高收益性质都应当保持清醒的认识,不要因为文化产业的高收益而盲目投资。与此同时,在决定投资时要采取一切手段尽可能地降低投资风险。从早期好莱坞的投资经验来看,投资者通常采用下列几种手段降低投资风险:其一是采用银行贷款通常的做法,即要求被投资方提供固定资产质押,如成功收购美国银行的著名银行家季埃尼里在其早期投资电影业时,就要求电影制片厂将电影底片作为贷款担保,只有在贷款偿还的前提下,电影底片才能够进入发行渠道。其二是针对文化产业的高风险性,即文化消费者的消费方式通常是变动和不可预测的,采取专业的手段提前进行预测,有效防范风险。如季埃尼里在面对电影发行商的贷款申请时,总是要求提前观赏电影以预测其投资风险,他常常从附近的学校中请一些训练有素的,并且年龄在18岁到22岁之间的年轻人来观摩电影,如果这些年轻人反应良好,那么他就决定投资,否则他就会选择放弃。
金融资本对接文化产业的风险防范
目前,在我国文化产业的投资现实中,信用风险的存在是一个勿庸置疑的事实。由于资本市场对文化产业比较陌生,有不少文化产业公司大肆炒作,通过各种手段甚至是欺诈来骗取资本。如曾被称为“中国文化第一股”的“诚成文化”就利用炒作文化概念骗取银行资金,这表明文化企业的资信状况是资本投资信用风险的主要来源。但是,我国金融资本对文化产业的风险性认识还存在严重不足,与此同时,其防范风险的能力与手段有待改善。结合好莱坞的经验,国内金融资本可以通过如下两种方式有效防范投资风险。
通过资信状况调查,有效抵御信用风险。银行资本在投资文化产业时要全面调查企业的资信状况,并采取切实措施抵御信用风险。当前商业银行在降低信用风险的过程中多采用补偿性余额制度,即银行要求文化产业公司在其借款账户保持一定比例的资金,银行对这部分资金并不支付利息,如企业获得50万元的银行贷款,那么该企业必须将其中的10%作为补偿性余额存入银行,以保证贷款的安全性。这种方法对于资信良好的企业来说过于苛刻,但是,在目前市场信息不对称和道德风险广泛存在的背景下,这也成为降低风险的不得已手段。
采取专业技术手段,预测并降低投资风险。从好莱坞的经验来看,投资者往往针对文化产业的高风险性,采取专业的技术手段提前进行预测,有效预测风险,并通过投资有市场号召力的导演和演员来有效降低风险。如早期好莱坞的电影作品——《一个国家的诞生》,就是银行资本和著名导演格里菲斯联手创造的好莱坞商业神话。这种方式在当前中国文化产业的市场运作中也不乏其例,如上市影视公司华谊兄弟(300027,股吧),通过网罗冯小刚等一批具有相当号召力的导演和演员,出品了一大批具有票房号召力的影片如《手机》、《天下无贼》、《集结号》、《非诚勿扰》等,其市场影响力已经遥遥领先。在降低市场风险方面,TOM集团有限公司的CEO王莚的话很具代表性:能不能和冯小刚这样的人进行合作,能不能保证富有创意,这是我们生存的法宝。
总之,有理由相信,伴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产业结构的调整以及改革开放的推进,文化产业正在逐步兴起、发展和壮大。对于现阶段而言,只要我们认真做好文化产业与金融资本的对接,突破文化产业发展的资金瓶颈,文化产业必将成为新一轮经济发展的重要增长点。未来,中国也必将跻身文化产业的强国之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