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降4000元/平方米,击穿鄞南CBD价格底线!72—89平方米均价6900元/平方米,100—137平方米均价8900元/平方米。”6月11日,宁波一楼盘在其微信公众号里发出降价的公告。
无独有偶,4月30日,位于宁波鄞州区潘火的一个楼盘二期房源,以所有房源直降3500元—5500元/平方米,均价从之前一期的15000元/平方米下调至11000元/平方米的方式开售,两期开盘时间只间隔了不到1个月。
今年以来,宁波房价一路走低,开发商为及时回笼资金,明里暗里地降价。但出现上述如此大的降价幅度,在宁波还是不多。
记者注意到,这两个楼盘除了都是大幅降价外,还有一个共同点,开发商都有制造业的背景。前者母公司是做塑胶产品出口的,后者是做电表、空调出身。
在宁波,制造业企业涉足房地产并非个例。一位多年研究宁波经济的地方官员曾直言不讳地告诉本报记者,“毫不夸张地说,宁波99%的规模以上工业企业背后都有一个房产公司。在当前经济增长缓慢,房地产市场又价格跳水、库存高企、资金链紧绷的情况下,这类房企的日子最难过,而且一旦出现资金周转问题,牵扯到的不仅仅是一个房企,还有其身后的一连串关联产业。”
宁波是个以外向型经济为主导的城市,外贸依存度达到100%,前几年最高时曾经达到130%以上,全市有2/3的工业企业从事外贸出口产品的生产。2008年金融危机爆发,宁波外贸出口受到重创。紧随而来的还有原材料、劳动力等生产成本的不断上升,用工难、融资难,再加上汇率等问题,制造业的利润越来越薄、发展瓶颈越来越多。而就在此时,房地产市场异军突起。资本具有逐利性,制造业的危机和房地产的获利空间,使制造业资本“不务正业”地涌向房地产行业。
宁波制造业企业涉足房地产,很大一部分都是搭上“退二进三”、“腾笼换鸟”的顺风车。所谓的“退二进三”、“腾笼换鸟”,是指鼓励第二产业(工业)从中心城区退出,合理利用腾出来的厂房,发展第三产业?穴商业、服务业?雪。按照相关政策,企业可以通过两条途径让原来的厂房获得“新生”。其一,每年缴纳一定的土地收益金,利用原厂房发展商业服务业。其二,一次性补缴一定的土地出让金,将土地性质由原工业用地转变为商业服务业用地,再自行改造升级老厂区。
很多宁波制造业企业进军房地产,初衷是希望通过“借力”房地产来反哺制造业。但当他们在房地产行业尝到甜头后,一些企业本来把房地产当作副业来做的,但渐渐地就做成了主业,摒弃自身的优势,成为一家“半路出家”的房产开发公司。对他们来说,已经没有心思再把精力放在产品制造和研发上,产业转型升级更是“长路漫漫”。相反,一旦房地产形势出现变化,首当其冲受影响的也正是这些企业。不仅投入到房地产里的资金可能颗粒无收,制造业这个主业也可能被拖垮,甚至出现资金链断裂的可能。
宁波市统计局发布的2014年第一季度经济数据显示,一季度宁波GDP同比增长仅6%,在国内同类城市中排名靠后。房地产增幅的回落,成为拖累经济增长的最主要原因。数据显示,一季度宁波完成商品房销售面积94.4万平方米,同比下降39.1%;全市房屋施工面积6026.2万平方米,同比增长9.7%,增速比去年同期回落7.2个百分点;新开工面积259.6万平方米,增速从去年同期增长25.6%急剧下滑到负增长34.7%。
数据同时显示,今年一季度,宁波全市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工业增加值532.7亿元,同比增长3.1%,增速比去年同期回落4.0个百分点,直接影响GDP增长2个百分点。优势产业增长乏力,企业效益下滑明显。
制造业是一个城市综合实力和竞争力的重要体现,是工业化的主力军和现代化的发动机。近年来,宁波一直在致力打造长三角先进的制造业基地。在去年年底宁波提出的大力推进“双驱动四治理”重要决策部署中,也明确指出要做大、做强先进制造业。而要实现这些目标,靠的是以高新技术为先导、核心企业和优势主导产品为龙头,规模经济显著、竞争优势突出、技术创新能力强、国际化程度高、专业化分工协作的产业集群。但现在宁波的制造业,总体来说还处于产业链的中下端,产业结构有待进一步优化。
制造业的根本出路在于掌握核心技术,占领产业链的制高点,把主动权掌握在自己手里,而不受制于人。要做到这些,需要技术、资金、人才,更需要企业自身的努力。制造业做高端了、产品优势出来了,利润可能比房地产更可观。有数据显示,2010年德国制造业实现增加值增长12.1%,制造业增长对GDP贡献率高达56.4%。而仔细分析德国的制造业,既有高端的装备制造、新能源产业,也有相对传统的橱具、五金等轻工业,区别就在劳动生产率和产品附加值明显高于中国制造业。
所以,如何把握好制造业与房地产之间的分寸,让制造业重新回归主业,是需要地方政府和企业家们接下来应该反复琢磨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