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资讯客户端“今日头条”遭遇传统媒体的“版权”围攻。
随着“今日头条”宣布融资1亿美元、估值5亿美元的消息传出,众多传统媒体对其侵权行为发出了强烈质疑。这或许并非眼红于互联网创新的造富神话,而是十多年来,传统媒体尤其是纸媒的生存空间已被网络媒体严重压缩,纸媒饮鸩止渴似的为网络廉价乃至免费提供内容,最终却发现自身正越来越没有安身之所。
一方面,我们看到,网络媒体的话语尺度要远胜于传统媒体,新闻聚合和评论互动人网站具有极大的黏度。诞生于网络的“标题党”就是一例,许多网站随意改动原文标题,只为能吸引眼球,而传统媒体则做不到这一点。网络媒体还可以重新包装传统媒体刊载的内容,甚至起到引领议题的作用,这一点恰是大多数传统媒体的短板。
另一方面,大量网络转载传统媒体文章几乎是免费的,甚至还屡屡出现断章取义、掐头去尾,严重侵害传统媒体包括署名权、获得报酬权、修改权、保护作品完整权等在内的知识产权的行为。而由于大多数传统媒体版权意识不高、维权成本太高,对文章被网络转载持过分乐观的态度,认为其对自身品牌有“推广作用”,从而在事实上为网络做了“嫁衣”。
纵观中国新闻门户网站十多年的发展,基本上走的是一条低版权保护的路。它们中没有未遭遇版权之诉的。这也是中国网络创新的一个重要特点,“今日头条”绝不是第一家涉嫌侵犯传统媒体版权的互联网应用,也不会是最后一家。“今日头条”遭遇传统媒体的版权“围攻”,只不过是纸媒的一次无奈反击。
要知道,“今日头条”上线两年时间不到,其并不生产新闻,只是推荐新闻,据称用户数量已超9000万,而30亿元的“估值”高过了绝大多数打拼十年乃至数十年的传统媒体。这种巨大落差既反映了传统媒体在网络化过程中的式微,“生产内容的”不如“转载内容的”;同时也反映出新闻工作者的劳动和新闻报道的价值创造远没有得到市场的足够尊重。由于网民可以轻松从各大门户网站免费查阅普天下大多数传统媒体的精彩报道,就使得依靠传统发行和广告生存的纸媒陷入双重困境:数字化产品廉价出售和纸质产品乏人问津。
如果所有转载原创新闻的网站都遵守知识产权法律,哪怕是廉价,对于传统媒体而言,其全行业的危机还不会那么快地到来。只不过,大量网络创新尤其是近几年来的移动应用创新,采取了更加没有底线的版权策略,无论是APP应用,还是微博、微信上的大量转发,都鲜有对新闻原创者的付费和尊重。“今日头条”只是这样操作的一员,它因为巨额的融资和估值被推上了风口浪尖,那些尚在等待风投的网络创新依然我行我素。
在“今日头条”官网上,它自称是一款基于数据挖掘的推荐引擎产品,实际上并没有那么简单。
它的网站和软件在多次更新后,已经在竭力回避各种侵权的可能。但是它早期的用户当然会记得,它的网站上曾有着大量复制黏贴自原创新闻网站的内容,而真正授权给它的传统媒体寥寥可数。试问,如果只在授权的媒体内容中挑选“头条”,其受欢迎的程度还能如今日这般吗?
如今,用电脑访问“今日头条”官网,可以发现它类似于百度和谷歌的新闻频道,其大多数推荐的新闻都有新闻摘要,链接指向刊载新闻的原网站。但若使用其APP查阅新闻,可以发现推荐的新闻指向的只是“今日头条”官网相应优化的新闻页面,在该页面上有新闻的全文,多数页面最下方有可以点击进入原文的链接。而所谓的优化,不过是去除了广告。
其实,大量原创新闻网站或门户网站都已有适应移动阅读的优化版,“今日头条”的优化实属多此一举,尤其是其定点清除广告,读者对此或有偏爱,但对原新闻网站及其广告客户而言,无疑是重大的伤害。因为,广告若无人点击或查看,那么在传统媒体及其官网上投放广告就显得毫无用处。
如此看来,“今日头条”的高估值不过是建立在对传统媒体严重贬值的基础之上,那些认为它可以依据“爬虫协议”和“避风港条款”豁免责任的人士也该明白,只要传统媒体声明拒绝“今日头条”的抓取和推荐,那么它还能有现在的无限风光吗?
因此,对于“今日头条”而言,版权上的问题并不是风投人士所称的“瑕疵”,而是身负同类网络创新的版权“原罪”。
如今,已经有部分传统媒体拿起了法律武器,向“今日头条”主张版权。尽管“今日头条”正在尽力避免侵权的嫌疑,但从创始之初就缺乏对版权的尊重,这样的互联网创新恐怕很难获得传统媒体的谅解。
而从深陷行业转型的纸媒而言,若在维护版权方面还没有警醒,或麻木到再度饮鸩止渴,那么恐怕行业的衰落还会加速。
其实,对于传统媒体而言,联合起来保护自身版权不仅可行,而且势在必行。音乐、电影行业都早已经开始行动,且成效不错,何以传媒行业不能自我救赎?这种救赎,不仅仅是向“今日头条”主张版权,更是要在互联网创新中建立起版权的门槛。
或许,很多年后纸媒会感激“今日头条”,因为它深深刺痛了它们,让它们觉醒于存亡之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