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中药材农药残留、重金属超标事件频发,外国则借助质量优势开始大举进军中国中药材市场。据悉,洋中药在中国的市场份额已达1/3,其必将加剧中药种质资源危机和中药资源研发利用的国际竞争。
随着传统天然药物和植物药的地位日益提高,国外医药学者与制造商纷纷致力于从植物药中寻找新药线索。资料显示,全球中药国际市场中,日本占80%的份额,韩国10%,而中国仅占5%。
国际市场上的中药市场,不仅被外国占领,而且绝大多数中药都是从中国廉价卖出的中药材,在国外经过深加工后,换个包装又高价返销到中国。神威药业集团董事长兼总裁李振江说,据不完全统计,这一部分中药在国内市场已经占到1/3。
在中国出口的中药材中,大部分是原料药,成药不到4%。“一些国外制药企业从中国进口中药提取物,在国外进行深加工以后,加个洋文就变成了‘洋中药’,其实就是国内中药的翻版。”李振江指出,“洋中药”价格比国内高几倍,甚至几十倍。
李振江表示:“日本、韩国、东南亚以及西欧的一些草药企业从中国低价购入原料药就地粗加工,运回本国精炼提取制剂后以高价返销的现象日益严峻,这不仅对中国中药产业是一个很大的冲击,对中国经济的健康发展也将造成威胁。”
专家认为,洋中药科技含量高、用料考究、定位简单明确等优势都是其快速发展的原因。
李振江说:“洋中药最大的倚仗还是在质量上的优势,即质量标准规范程度高。特别是欧洲一些国家的植物药制剂,一般以标准提取物或有效成分标示剂量,中国质量标准与之相比较欠规范化、标准化和重现性差。”
河北省安国市作为中国中药材集散地之一,经营近2000种中药材,中国大部分中药材都可以在安国市中药材市场上采购到。
据了解,安国市中药材专业市场上有许多货源来自于种植散户。由于缺乏指导,散户的种植和病虫害防治技术普遍落后,需要更多地依赖化肥和农药,其农药残留和重金属不符合国家标准。
安全检测是把守中药材质量的一个重要环节,但在检测农药残留和重金属方面,企业却面临着标准不统一的问题。一些中药企业负责人认为,什么样的药材是合格的,目前还没有一个统一的答案。所谓合格,不仅是指农药残留和重金属残留不超标,还要具备药效。
河北省中药材鉴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韩世凯说:“现在对中药材的检测标准是采用西方分析化学的标准。中药是临床疗效的结论,经方是现代中药的基原,讲究的是配伍和剂型相互对应,但现在的研究是拆方研究,将药材当作药品研究,中药标准套用西方的药材检测标准。”
中国商品学会副会长、北京中医药大学中药专业博士生导师张贵君教授认为,质量评价指标和临床疗效要有对应性,要在中药药效组分基础上建立质量标准。
此外,河北美威药业公司董事长王彦军认为,中药企业必须要加大中药科研投入,采用新的生产方式和经营管理模式,开发新产品,提高产品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