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航运业瞩目厦门
按照《中国航务周刊》杂志社社长倪玮的说法,全球贸易与集装箱运输大会是顺应“一带一路”重大倡议的东风而生。去年,首届全球贸易与集装箱运输大会在上海举办。第二届会议移师厦门,也有其特定的历史背景。
在国家“十三五”规划中,厦门被列为全国四大国际航运中心之一。今年2月28日,国务院发布的《“十三五”现代综合交通运输体系发展规划》,首次明确厦门为全国十二个最高等级的“国际性综合交通枢纽”之一。
据厦门港务控股集团董事长陈鼎瑜介绍,2016年,厦门港集装箱吞吐量完成961万标箱,已经成为全国第七、世界前十五强的大港,东南国际航运中心、区域性邮轮母港建设成效显著,航运业服务、信用软实力也得到提升。
“厦门凭借海、陆、空、铁综合交通优势,对内辐射大陆连接‘一带’,对外辐射东盟连接‘一路’,在中国参与全球化的过程中,尤其在全球贸易与集装箱运输的发展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厦门港口管理局局长吴顺彬说。
交通运输部原部长徐祖远也表示,厦门是继上海、天津、大连之后第四个国家批准的国际航运中心,承担着两岸经贸交流的重要责任,也是“一带一路”的重要对外口岸之一。本次集装箱大会选址厦门,体现了厦门作为海上丝绸之路对外窗口的重要地位。
论坛上,出席嘉宾普遍认为,我国倡议的“一带一路”愿景通过加入更多的合作伙伴,建设全球贸易通道和物流基础设施,从而促进贸易流通,正在成为贸易全球化的典型代表。
三招抢抓“出海”新机遇
面对“一带一路”视野下全球航运业的新形势和新机遇,徐祖远给出了三方面的建议。
他认为,首先,要以战略眼光提前布局,预判和抢抓机遇。比如,一些东南亚国家以劳动力和土地成本优势承接部分制造业转移,这意味着这些国家的集装箱进出口会在未来出现繁荣的局面;此外,“一带一路”倡议深入推进后,首先带动的就是基础设施投资,相关国家必然会对铁矿石、煤炭、原油等基础原材料产生较大需求,干散货、油轮运输市场必定会迎来蓬勃发展的阶段。提早熟悉相关国家的政策法规和市场情况,再针对性地调整航运业务重心和航线、船型,就显得非常必要。
其次,要大胆创新。作为传统行业,航运业近年来被推上了创新的风口,要利用这个契机以创新提升生产效率,提高服务品质。比如,航运电商就是航运业的发展趋势之一,它能够改变信息流通不畅、船货匹配不足的现状,极大地提升运输效率,让运输前端变得更透明、成本更低。目前正在推行的集装箱运输可视化,也可以让货主随时随地掌握货物的信息,提升客户体验。
此外,航运企业间还需要抱团取暖。抱团有两种方式:一种是强强联合,通过全方位合作把优势放大,比如去年完成重组的中远海运集团,尽管重组的过程比较艰难,但重组完成后产生的效果超乎预期,大幅提升了国际竞争力;还有一种抱团是互补短板,这种抱团的典范就是中国外运长航集团整体并入招商局集团,两家企业在包括综合物流、能源及散货运输、园区开发及港航联运、装备制造等多个领域实现资源互补。
徐祖远表示,在贸易全球化背景下,“一带一路”倡议的实施越来越深入,越来越多的经济体响应这一倡议,中国企业“出海”必将常态化。而在“走出去”的过程中,面对不同地域文化差异和各种风险,“抱团”无疑是最好的选择,既避免了恶性竞争,又实现了风险共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