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上半年港口吞吐数据的陆续公布,吞吐量增速的逐年下滑,成为反映整体经济和进出口贸易的晴雨表。
不过,也有港口企业逆势增长。青岛港集团旗下的上市公司青港国际(06198)最新发布的2016年上半年业绩报告就显示,公司营收41.22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15.7%;净利润12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10.4%。
逆势增长靠什么?
根据青港国际的半年报,上半年公司的吞吐量和利润增幅均超过全国港口。其中完成货物总吞吐量2.21亿吨,集装箱吞吐量886万标准箱,分别同比增长6.1%和3.6%。
记者查阅今年上半年国内港口整体吞吐数据发现,今年上半年,规模以上港口完成货物吞吐量580305万吨,同比增长2.2%,增速较去年同期放缓0.6个百分点。这也是2014年以来,连续三年出现上半年规模以上港口完成货物吞吐量同比增速放缓。
在刚刚过去的2015年,由于宏观经济下滑,作为经济晴雨表的港口运输生产,在2015年的增长速度就已经回落,特别是进入下半年,降幅有所扩大,8-11月份,吞吐量增速分别为1%、-1.3%、0.6%、-2.7%,下降幅度非常明显。
而放眼全球,全球主要港口的集装箱吞吐量今年上半年同比和环比增速也均呈现负增长,其中,同比增速为-0.84%,环比增速-0.04%。
对于青港国际吞吐量的逆势增长,青港国际副总裁、财务总监姜春凤对记者分析,集装箱方面,公司主要对接各大船公司总部,并新增美东、中东、日韩、东南亚等国际航线10条,国际中转箱量同比增长20%,同时完善内陆港功能,集装箱海铁联运箱量同比增长51.3%。
干散货方面,由于青岛港腹地内钢铁需求复苏,钢厂开工率回升(山东地区和河北地区粗钢产量分别增长4.5%和1%),进口铁矿石有所增长,公司加强与矿山及贸易商合作,上半年累计靠泊Valemax满载矿石船就达到18艘次,转水铁矿石吞吐量同比增长74%。
值得注意的是,2015年全球在美元加息影响下,以原油为代表的大宗商品,年底出现了一波断崖式下跌,铁矿石、煤炭等主要货种旺季不旺,一些大宗商品依赖程度较大的北方港口,全年出现了负增长,直接影响了整体港口货物吞吐量。
据海关数据显示,全年进口铁矿石量9.5亿吨,创下历史新高,但同比增速仅为2.2%,较前年大幅缩小了11.6个百分点,降幅十分明显。由于固定投资建设大幅放缓,需求不足, 2015年粗钢总产量同比下降2.3%,令铁矿石进口增速也大幅放缓。
拓展物流金融等新增长点
进入2016年,尽管钢厂生产和矿石进口有所回暖,但业内依然对港口吞吐增长不乐观。传统上主要依靠装卸业务为主要收入来源的国内港口,已经告别了过去几年的高速增长期。
港口航运专家陈弋就对记者指出,鉴于全球经济增长乏力、宏观经济存在较大下行压力,国家下决心进行供给侧改革,重点是“去过剩产能、去库存、去杠杆、降成本、补短板”五项任务,决定在近几年淘汰落后钢铁产能9000多万吨的基础上,再压减粗钢产能1亿至1.5亿吨,较大幅度压缩煤炭产能。“港口作为物流链的主要对象是初级产品及工业原料,国家大力度去产能化,必将影响到来年的港口运输生产,而且考虑到港口吞吐量的体量已非常庞大,再增长已不太可能,自2016年后港口货物吞吐量有可能进入负增长年代,港口的好日子已走到尽头。”
事实上从去年第四季度开始,外贸吞吐量增速已基本停止,11月甚至出现了负增长,外贸需求非常疲弱,这在国际海运市场已提前显示。从年底至进入新年,反映国际散货海运市场的运价“BDI”已逼近300点,连创历史新底。陈弋预示,2016年国内对外贸货物的需求越来越弱,不存在任何回升的迹象,“相反国家去过剩产能的决心越来越大,势必影响到已经疲弱的铁矿石、煤炭进口,2016年港口外贸吞吐量负增长将不可避免。”
据记者了解,在强化传统装卸业务的同时,青岛港已经在寻找新的盈利增长点。公司上半年就实现物流业务分部税前利润5.37亿元,较同期增加1.56亿元,增长41%。
自2013年开始,青岛港就在开拓港口上下游环节的物流资源,探索全流程的综合物流服务新模式,公司打造了青岛口岸首家提供订舱、运输、仓储、结算等全流程业务网上办理的“一站式”代理运营商,上半年船代业务量达同期的3.7倍,货代业务量达同期的3.6倍。
“未来,装卸主业依然是港口的核心业务,是港口发展的基石,而物流、金融等新业态将依托主业,与主业深度融合,继续走多元化发展之路。”青岛港总裁焦广军曾对记者透露。
兴业证券的分析师龚里也对记者介绍,未来港口行业的增长,可以向两个领域探索,一是挖掘货物的价值链,比如鹿特丹港就大理发展炼油、化工、视频等临港工业,同时规划建设临港物流园区,行程了存储加工、运输,贸易一条龙物流链。
另一方面是从港口运营商到城市运营商,比如纽约新泽西港务局除了港口,还投资城市的其他基础设施,包括机场,隧道,桥梁和车站,以及商业地产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