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说,在北美到欧洲之间的海域上,已经没有一艘货船。这个惊悚的“假”消息让很多人猜想,全球贸易经济是否真的已经停滞?海上真的没有船了吗?当然不是,但人们对于“海上无船”,以及全球贸易低迷的恐慌,却是真实的。
进入2016年后的短短两周,波罗的海干散货指数(BDI)跌幅已经超过15%。1月18日,最新数据显示,BDI指数降至369点,创15年来新低。作为老牌全球经济“晴雨表”,BDI究竟还有没有那么强的指引性呢?为此,我们采访了多位专家,从横纵对比等角度来新解BDI,客观分析这一指数如今对世界经济的参考意义。
进入2016年后的短短两周,波罗的海干散货指数(BDI)不断下跌,并不断刷新指数发布以来的最低点。这个反映大宗商品贸易情况的指数,被看作是全球工业经济的风向标。
更为直观的数据是,据世界贸易组织(WTO)预测,2015年,世界贸易增长率为2.8%。如果预期成为现实,这将是世界贸易增速连续第四年低于3%,远低于1990年以来年均5%的增长水平。
对外经贸大学副校长林桂军在接受《每日经济新闻》记者采访时分析,全球经济结构正在朝着知识经济的方向发展,信息、知识的作用被不断放大。在这种情况下,BDI这样完全基于大宗商品的指数只能作为参考,而参考意义可能也在下降。
BDI指数新年来下跌15%
BDI被视为经济领先指标,一个运费指数为什么这么重要?因为这些货船装载的,是钢铁、煤炭、矿砂等关系到民生和工业的原材料。正因为散装航运业营运状况与全球经济景气荣枯、原物料行情高低息息相关,BDI才会被视为经济领先指标。
1985年,波罗的海航交所开始发布日运价指数,也就是BDI指数的前身。1999年开始正式发布BDI一直到2008年,虽然也经历过幅度颇大的波动,但整体保持向上的态势。
2008年雷曼兄弟倒闭前后,BDI从超过一万点,几乎垂直下跌到了700多点。
这之后,全球经济复苏的口号喊了7年,却仍然非常艰难,BDI虽说也有涨跌,但却逐渐式微,一次比一次涨得少,一次比一次跌得多——就像众多贸易数据一样。
最近的反弹发生在去年11月下旬,BDI指数用十来天时间涨了一百点,而从12月开始,该指数基本处于下行态势。
经过了金融危机的洗礼,投资者们对于BDI的浮动并不意外,而让这个专业性颇高的指数重回舆论焦点,是因为它已经跌至了有史以来的最低点。
进入2016年仅仅两周,也许新年派对的装饰品都还没有撤下,BDI指数就下跌了15%,在1月13日跌破400点以后,曲线还在下行。中国社会科学院国际贸易研究室主任宋泓告诉《每日经济新闻》记者,BDI是国际贸易的先行指标,而从现在的情况来看,2016年国际贸易形势仍然不容乐观,BDI指数恐怕还要承受下行压力。
大宗商品需求可能回升
用于衡量22种原材料回报率的彭博大宗商品指数,在去年一年中下跌了近29%,能源、工业原料、农产品[股评]各个门类无一幸免,大家最熟悉的石油价格已经跌破每桶30美元,煤炭、铁矿石、有色金属也都遭遇了相当严重的下跌幅度。
宋泓介绍,大宗商品价格和BDI指数虽然没有直接关系,但两者均反映了大宗商品的供需情况,尤其是在大宗商品价格下跌的时候,即使贸易量没有下降,贸易额也下降得很厉害。
“供大于求”是大宗商品价格下跌的基本原因。生意社总编、大宗商品发展研究中心秘书长核心专家刘心田告诉《每日经济新闻》记者,在我们原有的经济结构中,第二产业的比重较大,以原料加工业为代表的简单制造业占比很高,比如说矿石冶炼、石化等,这些产业非常依赖以原材料为主的大宗商品。
近两年来,随着中国经济结构调整,众多工业行业都面临着去产能的重任,对大宗商品的需求本身就在下降。刘心田介绍,第三产业对经济的贡献率已经超过了第二产业,而前者对于大宗商品的依赖度远不如后者。
调整经济结构的愿望不止存在于中国。金融危机后,美国提出了产业回归,并且积极推进“再工业化”。
不只是发达国家,部分新兴国家也在努力发展工业。金砖国家中,印度和巴西都是服务业在经济中的占比均超过了70%,但工业对经济的支撑作用却较弱。林桂军判断,随着印度和巴西工业的发展,大宗商品的需求还有可能回升,但是短期来看,两国的需求增长并不足以抵消中国需求下降的影响。
尽管上述主要经济体都在强调制造业的重要性,但不能否认的是,全球经济正在朝着信息化、知识化、服务化的方向发展,“制造业越是高端,就越是服务化。”林桂军说。“BDI是一种完全基于原材料产品的指数,这种指数对于经济的参考只能是一方面。”林桂军判断,这种参考意义可能还会下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