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张卫
图为上海航运运价交易有限公司总裁于军(左)授予运力受让方/买方上海卫青国际物流有限公司总裁王卫青(中)、运力出让方/卖方德威集团执行董事杨时(右)全球首笔集装箱运力交收荣誉证书。
作为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建设和国际航运中心建设的一部分,中国航运金融迈出了重要一步。
近日,合同代码为“美西1501”的 全球首次集装箱运力交收在上海完成。此次运力交收虽然只有区区6个40英尺标准集装箱,但却标志着上海出口集装箱运力交易平台具备了产业功能,实现了金融资本与产业资本的有效融合,不仅是中国航运金融衍生业务的最新突破,也意味着上海“两个中心”建设有了交集。
据专家介绍,集装箱运力交收建立在上海独创的出口集装箱运力交易项目基础之上,船东、货主和第三方投资人可以在上海出口集装箱运力交易平台上对6个月内的出口集装箱运价进行交易。早在2011年,上海航运运价交易有限公司(SSEFC)推出了首批航运金融衍生品——上海出口集装箱运价交易平台。作为全球首个航运运价第三方电子交易系统,该项目填补了我国航运衍生品市场的空白。通过SSEFC所搭建的交易平台,船东、货主和第三方投资人通过提前锁定运价,有效规避了因市场变化带来的价格涨跌风险。 而此前,国内船公司的运价只是企业内部秘密,不公开透明,更不能作为期货商品来买卖。
举例来说,一船公司将集装箱货物运往美国,如果当前即期价格为每40英尺货柜2000美元。在航运运价交易系统中,5个月后的美西航线运价合同最新买价也是2000美元。船方为提前锁定收益,便以2000美元单价卖出1000手,并全部成交。5个月后,如果受多重不利因素影响,航线运价下跌到1700美元/箱。船方以该价格买入平仓。这样,船方利用套期保值工具,成功对冲掉因价格变动带来的风险,还能获得稳定收益。
反之,贸易商如果担心集装箱运价上涨,则可先买后卖,锁定未来成本。
有了运价交易平台,只能说航运金融衍生业务迈出了第一步。如果集装箱运价交易平台只有线上交割,没有线下现货交收,那很容易成为资本对赌的工具,聚集大量投机资本,而真正的产业资本却难觅。
此次运力交收,实现了线下现货的实际交收,使运价变成了金融衍生品工具。业界专家认为,如果企业能通过航运运价交易市场为自身的航运需求进行保值,同时在交易过程中或持有至到期时能够转化为实际集装箱运力,将极大地稳定实体企业的生产运营,优化资源的合理配置。据SSEFC方面介绍,以上海至欧洲航线为例,2010年至今,该航线年内最大涨幅超过290%,最大跌幅超过60%。
首次参与运力买方的卫青国际物流有限公司总裁王卫青坦言:“我们愿意做第一个吃螃蟹的。实践证明,运力交易产品对规避出口集装箱运价波动风险能起到显著作用,希望新的方式可以为传统的货代行业注入新的生命力。”
SSEFC是由上海航运交易所控股的全球首个航运运力交易平台。截至目前,SSEFC已相继推出中国沿海煤炭、上海出口集装箱、国际干散货期租三大运力交易产品,并凭借其独到的价格发现和分散风险功能,赢得了市场的广泛认可和普遍青睐。
据悉,SSEFC率先推出的中国沿海煤炭运力交易产品已于2014年9月19日顺利实现首次交收,并于2015年1月23日由长航凤凰股份有限公司和舟山港综合保税区烁宇物流有限公司完成了第二次交收,实现了中国沿海煤炭运力交易产品在主力合同上的连续交收。
此次,由运力卖方德威国际物流有限公司和运力买方上海卫青国际物流有限公司在SSEFC推出的上海出口集装箱运力交易产品上达成全球首次集装箱运力交收,进一步提高了我国在全球航运运价市场的话语权和定价权,为稳定我国集装箱海运市场、促进我国航运业健康发展产生积极而深远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