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到年终岁末,总免不了回顾总结。对于航运从业者而言,2014年是怎样的年景?
危中蕴机,航运市场进入新常态
“新常态”正在成为中国经济的一大热词。航运市场的“新常态”是什么呢?简单地讲,一方面,全球经济处于弱复苏状态,对市场需求拉动有限;另一方面,船舶运力增速始终超过实际需求,航运市场将长时间处于低迷态势。
2014年,受供应过剩以及全球经济疲弱影响,商品价格“跌跌不休”,石油带头跳水,跌破60美元/桶,煤炭、铁矿石齐齐刷新6年新低。在这样的跌势下,航运市场一方面受制于需求不旺、大型船舶不断交付,运价持续跌宕起伏;另一方面,受惠于中国的储油计划,下半年油运市场出现转机,同时油价的下降,使得航运企业成本大幅下降。
因而,航运市场的新常态具备多重特征,危中有机。
“两带一路”,国家战略改变港航格局
9月25日国务院发布的《关于依托黄金水道推动长江经济带发展的指导意见》,提出依托黄金水道推动“长江经济带”发展,打造中国经济新支撑带。中国已经进入沿海与内河经济共同发展的新时期,江海航运一体化成为航运发展的新常态,“长江经济带”的提出将为江海航运一体化发展创造历史性机遇。
2013年中国提出的“一带一路”战略构想在2014年得到切实推进。“一带一路”既包括传统意义上的自由贸易协定,也包括次区域合作的大湄公河合作,还有经济走廊、经济开发区、跨国运输线、金融合作等。“一带一路”贯穿欧亚大陆,东边连接亚太经济圈,西边进入欧洲经济圈,将重塑沿线国家的经贸格局,随之而来,全球港航业的发展格局也将随之发生改变。
“两带一路”战略当然不仅仅使航运业受益,作为其中的“先头部队”,航运业将成为深度获益的行业。
谋划未来,海运业上升为国家战略
8月15日,国务院印发的《国务院关于促进海运业健康发展的若干意见》,把海运业发展上升为国家战略,这是建国以来国务院第一次对海运业长远发展制定的系统性政策意见,从顶层进行设计,对推进现代海运体系建设将发挥重大作用。
实际上,在《国务院关于促进海运业健康发展的若干意见》出台前,作为行业主管部门,交通运输部一直在研究和采取帮助企业走出困境的措施。在老旧船舶拆解方面,交通运输部会同国家有关部委,引导航运企业对老旧运输船舶和单壳油轮采取提前报废更新;在市场监管方面,通过对航运市场的监管来维护公平竞争秩序,如对班轮运输采取精细化备案制度;在减少行政审批事项、减轻企业负担方面,也是力度颇大。此外,交通运输部先后对港口的转型升级、水运的绿色发展、沿海港口码头靠泊能力的管理和邮轮业的发展均提出了指导意见。
园区扩容,改革创新促进港航发展
12月12日召开的国务院常务会议就推广上海自贸试验区试点经验进行部署,并确定依托现有新区、园区,在广东、天津、福建特定区域再设三个自由贸易园区。
在全面深化改革、推动新一轮更高水平对外开放的战略布局中,上海自贸试验区是先行者。目前,上海自贸试验区已有27项制度创新成果在全国或部分地区推广,20多项较成熟的经验正被加速复制。
在上海自贸试验区总体方案中对航运业改革开放有专门表述,概括起来有三个方面12条举措:一是航运服务业的扩大开放;二是航运监管的制度创新;三是航运服务业的功能拓展。航运业的改革开放在实施过程中取得一定成效,但距离目标尚有一段距离。而即将在广东、天津、福建特定区域再设的三个自由贸易园区,相信其结合地方特点的新试点内容将会为航运业发展带来新动力。
互联思维,航运电商平台热度难减
对于古老的航运业而言,其最为核心的竞争数据如舱位、价格等尚难完全透明公开,繁复的业务流程也离不开面对面的沟通和交流。但毫无疑问,互联网思维已经逐渐渗透至航运业,衍生出航运电商平台。
2014年,对于中国航运电商平台而言,无疑是一个重要的年份。7月11日,中海集团与阿里巴巴集团签署合作协议,双方将开展深入合作,力求为中小微客户提供“低成本、高标准”的特色跨境物流服务。11月26日,中国外运华东有限公司与北京银行上海分行携手推出“信运通”系列产品,将为中小微国际物流企业度身定制的全方位物流金融解决方案。
除此之外,还有众多航运、物流等相关企业纷纷投身电商平台建设大潮,尽管难言成功,然而诸多实践相信会给航运电商的未来探明一条康庄大道。
合作为王,航运联营联盟不断涌现
一方面,市场需求趋缓;另一方面,运力过剩且大型船舶不断交付,业内企业纷纷携手合作联营或联盟。
6月17日,商务部发布公告否决马士基航运、地中海航运和达飞轮船合作成立P3的申请。马士基航运和地中海航运很快在7月上旬给出后备方案——成立2M。9月9日,中海集运发布公告,称与达飞轮船和阿拉伯航运签署合作协议,三方决定成立O3。全球班轮市场形成2M、G6、CKYHE及O3四大联盟的竞争格局。
在油轮运输领域,8月11日,招商轮船与中外运长航集团签署《合资合作框架协议》,随后双方合资企业——中国能源运输有限公司在香港正式设立,立志成为中国最大的VLCC运输企业。
在散货运输领域,合作联营同样不断涌现。中国远洋和招商轮船先后发布公告称,与淡水河谷签署合作框架协议,双方各自新订造10艘大型矿砂船为与淡水河谷签订的铁矿石长期包运合同服务。
港口转型,扩建整合上市混改不停歇
在转型升级的大背景下,在“一带一路”战略的推进下,中国港口的投资建设掀起新一轮热潮。8月份,河北省黄骅港(煤炭港区)四期工程、广州港深水航道拓宽工程获得批复;9月份,宁波-舟山港梅山港区6—10号集装箱码头工程、镇江港高资港区华电句容煤炭储运码头工程、西江航运干线贵港航运枢纽二线船闸工程相继获得批复;11月份,上海洋山港区四期工程获得批复。
6月6日,青岛港在香港联合交易所主板成功挂牌上市,登陆国际资本市场。9月29日,北部湾港宣布定向募集资金不超过27亿元,用于收购北部湾港两大股东——北部湾港务集团和防城港务集团持有的港口泊位资产。
上港集团在混合所有制改革方面迈出了重要一步。11月18日,上港集团公开酝酿已久的员工持股草案,拟向员工持股计划非公开发行不超过4.2亿股股票。
竞争加剧,造船业开启整合转型大幕
国际上面对中国的强势,韩国和日本造船业正全面展开反攻,韩国政府在金融方面给予强劲支持,并在海工等高端船型上占据优势;日本造船业在政府的支持下大刀阔斧地进行改革重组,调整营销战略和产品结构。
在中国,两大造船集团纷纷开启整合大幕。10月13日,中船重工旗下上市企业中国重工发布公告表示,为推进主营业务“整体上市、分步实施”的规划运作,拟对旗下的科技产业企业进行重组整合。中船集团的整合更为集中,将龙穴造船、中船黄埔文冲资产相继注入广船国际,在华南地区形成“大广船”后,在华东地区的整合大幕有望拉开。
相比国有造船企业,民营巨头熔盛重工的转型就艰难得多。8月21日,熔盛重工发布公告称,通过收购获得吉尔吉斯坦相关油田经营权益。10月29日,熔盛重工发布公告称,向相关认购人发行认股权证,同时董事会建议将熔盛重工更名为“中国华荣能源股份有限公司”,熔盛重工即将谢幕。
长期看好,中资深度渗入邮轮产业链
中国沿海港口兴建邮轮母港的热情还在延续。10月13日,舟山群岛国际邮轮港开港。除了邮轮港口建设,中国资本开始深度渗入邮轮产业链,在邮轮船队、邮轮建造方面都有新进展。
2013年年底,渤海轮渡从歌诗达购得一艘豪华邮轮,命名为“中华泰山”号。8月份,“中华泰山”号邮轮实现首航,标志中国首艘自主运营管理的邮轮投入运营。9月3日,携程宣布与皇家加勒比签订建立合资企业管理邮轮日常运作的合作备忘录。另外,携程将购入皇家加勒比旗下“精致世纪”号邮轮,进军邮轮业。
除邮轮运营管理外,中国造船企业积极探索邮轮制造。10月15日,中船集团与嘉年华集团签署谅解备忘录,双方将在中国设立合资企业,并在中船集团旗下的造船企业设计、建造中国首艘豪华邮轮。
加速东移,航运金融中国力量崛起
航运市场低迷导致国际航运金融业不断收缩。欧洲央行在银行业普查中严格管束航运业贷款,显示航运投融资业务依然受到严格控制。与此同时,亚洲特别是中国的航运金融业务有着多方面的进展。交通银行、交银租赁、民生租赁、工银租赁等融资租赁企业频频参与国际大型船舶订单的融资。
在航运衍生品方面,9月下旬,绿地能源集团有限公司与浙江中能华航船务公司在上海航运运价交易有限公司的平台上首次实现实际运力交割,这在全球航运金融衍生品交易中尚属首次。在航运融资租赁方面,11月10日,中海集团租赁有限公司揭牌。作为船东系融资租赁企业,中海集团将用3~5年时间把中海租赁打造成为具有较强盈利能力和行业竞争优势的金融支柱产业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