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5年11月30日,从香港驶来的集装箱船“彩虹石”轮试靠成功刚刚建成的洋山深水港一期码头,成为首个“亲吻”东方大港的幸运船。同年12月10日,上海国际航运中心洋山深水港区正式开港,保税港区也随之启动。开港十年,洋山港的发展历程,可以说是我国从航运大国迈向航运强国的一个缩影。
统计数据显示,开港首年(2006年),洋山港出入境(港)船舶和人员量分别为2千余艘次、5万余人次。次年则翻了一番,达到4千余艘次和10万余人次。到了2008年,随着二期工程4个泊位的建成,两项数据再次增长至6千余艘次和15万余人次。随后几年,三期7个泊位陆续建成使用,整个码头的泊位数达到目前的16个,出入境(港)船舶和人员量屡创新高。到了2011年,船舶量首次达到万艘次,人员量首次突破20万人次,此后几年也始终保持这一水准。据统计,截至目前,洋山港共出入境(港)船舶7万余艘次,出入境(港)人员近180万人次。
十年间,洋山港硬实力在增长,软环境同样在不断改善。2013年8月,国务院正式批准设立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大力推动上海市转口、离岸业务的发展。2014年6月,上海国际贸易“单一窗口”平台率先在洋山港试点运行,贸易和运输企业通过接入一个信息平台,即可实现一次性递交满足边检、海关、海事等监管部门要求的标准化单证和电子信息,进一步推动了口岸通关效率的提升。
如今,洋山港的建设步伐仍在前进。2014年12月,国内首个全自动化集装箱码头——洋山港区四期工程正式开工,共建设5个5万吨级和两个7万吨级集装箱泊位,预计2017年建成。届时,上海港的年吞吐量将突破4000万标准箱,标志着上海国际航运中心建设进入新的历史时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