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从在沪召开的第四届“环太平洋港口清洁空气协作组织”会议(10月27日-10月29日)上获悉,为促进建设上海港绿色港口和上海国际航运中心绿色低碳发展模式,上海港将大力推广使用岸电技术,代替船舶靠岸时使用柴油发动机,从而改善空气质量。到2020年,上海一半以上的码头都将拥有岸电系统。
2014年,上海港集装箱吞吐量达3528.5万标准箱,保持世界第一;与此同时,巨大的吞吐量也使得港口对空气质量影响的问题日益凸显。环境监测中心调查发现,在上海港所有船舶中,国际船舶排放的PM2.5占到了总量的66%以上,尤其是停泊靠岸期间,使用柴油发动机的污染排放给申城空气质量改善带来很大的压力。举例来说,一艘8000标箱的集装箱船舶,每小时排放的PM2.5相当于1000辆机动车的排放。
为此,上海港对于进出的船舶拟采取“以电代油”的策略,大力推进岸基供电,用岸上的电力来提供船舶靠岸期间的能源。据市交通委介绍,目前上海正在推进两个试点项目,一个是吴淞邮轮码头的岸电改造,另一个是洋山深水港区冠东码头的岸基试点,预计到今年年底或明年年初,两个试点项目可投入使用。而明年,外高桥等6个码头也将推广使用岸基供电。
根据测算,使用岸电后,船舶排放的颗粒物将下降九成左右。预计到2017年底,上海主要港区细颗粒物(PM2.5)年平均浓度比2013年下降20%,今后将持续减少污染物排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