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陈姗姗
上海国际航运研究中心今天发布的2014年第二季度《全球港口发展报告》显示,2014年二季度,在以亚洲为主的新兴市场国家贸易需求放缓影响下,全球港口总体表现趋弱,逐渐步入增长“慢车道”。
报告指出,本季度,欧美等发达经济体受产业振兴与政策性利好提振,维持平稳复苏态势,但新兴经济体面临长期增长动力缺失等挑战,致使国际贸易增幅收窄,迟滞了全球港口的扩张步伐,而三季度港口增速回落态势或将延续。
细化到中国港口上半年的表现,上半年,中国规模以上港口完成货物吞吐量54.90亿吨,同比仅增5.2%,较去年同期9.9%的增幅缩水近半,其中内贸吞吐量增速大幅跳水是其滞涨主因。
报告进一步指出,中国经济正处于“三期叠加”(增长速度进入换挡期、结构调整面临阵痛期、前期刺激政策消化期)的特殊阶段,今后一段时期内生动力不足的“新常态”将使港口面临更大的下行压力。
不过,集装箱吞吐量增速则有所提升。二季度,各国跨境投资与商品贸易依然活跃,欧亚、欧美和太平洋航线运量均维持平稳增长,欧美亚三地主要港口总体集装箱吞吐量均保持5%以上的较快增长。其中,上海、新加坡、香港、鹿特丹、安特卫普、洛杉矶等港口集装箱增速较去年同期均有明显提升,在负增长港口数量减少的同时,宁波-舟山、仁川、洛杉矶、桑托斯等两位数的高增长港口不断涌现。
报告指出,在上半年港口排名中,除了深圳港的微幅下跌外,其余港口都实现了不同程度的增长,相邻港口的赶超也频频发生,尤其是地域相近的中转港间竞争和腹地门户港间的比拼正不断上演。
整个上半年,中国规模以上港口完成集装箱吞吐量9669.84万TEU,同比增长5.7%,较去年同期8.3%的增速有所回落。其中,内河港口完成957.31万TEU,增速较去年大幅回落,跌至负增长区间;而沿海港口也仅增6.9%至8712.53万TEU。
报告指出,此轮内河港口集装箱吞吐量下滑自去年8月已经初现端倪,除2014年1月外内河集装箱增速始终在负增长区间徘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