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DI指数率先跳水
BDI指数是一个相对客观的指标,也是大宗商品市场投资者历来最为看重的投资指标之一。记者统计,2013年12月12日,BDI指数报2337点,2014年1月12日,该指数报1512点,跌幅高达35%;同期,CRB指数从280.16跌至275.42,跌幅仅1.69%。
“BDI指数是全球商品贸易市场的晴雨表,更是初级商品市场价格走势的风向标。”宝城期货金融研究所所长助理程小勇认为,BDI指数在短短不到一个月时间暴跌了35%以上,原因有以下几点:其一,中国春节前对铁矿石、煤炭等补库弱于预期,煤炭和铁矿石港口库存明显回升后,中国企业在资金成本偏高的制约下,也不急于采购或者已经提前在2013年12月初完成了部分补库。而中国春节后煤炭需求仍不明朗,贸易商多持观望态度,不急于采购,进口煤采购活动处于低位,运价继续走软。其二,澳大利亚主要铁矿石出口港因飓风天气关闭,铁矿石船运成交极少,而巴西即期货运不多,再加上天气原因,对外运力也处于低位;其三,干散货市场受圣诞、元旦和中国春节假期影响较大,市场需求仍处于淡季。
实际上,BDI指数也是全球经济的缩影。全球经济过热期间,大宗商品市场需求增加,BDI指数也相应上涨。也就是说,如果该指数上涨,则煤炭、有色金属和铁矿石等大宗商品价格也在上涨。从过去经验来看,它与美元、美国股市和全球大宗商品价格均维持正相关关系。
中国证券报记者发现,2003年,该指数还不到3000点,而到了2004年,该指数就翻了一番,达到6000点以上,2008年最高更是达到11793点。对于期货市场战略投资者而言,它无疑是重要的先行参考指标。2011年10月,在CRB指数还处于相对高位之时,BDI指数却率先出现持续暴跌行情,许多期货投资者据此认为,全球市场对于原材料的需求开始减弱,经济增长也将回落。随后CRB指数走势确实证明了这一点:该指数从2012年3月开始下挫,直至当年6月,跌幅高达50%。
光大期货宏观贵金属分析师孙永刚认为,近期BDI指数的下跌更多反映了经济与大宗商品的周期概况。虽然之前BDI指数的反弹上涨给了市场一定信心,但近期尤其是以黑色产业链下跌为主导的大宗商品弱势又给市场蒙上了一层阴影。虽然欧美股市强劲,但似乎经济情况并没有如此乐观。
商品强势周期难现
BDI指数是全球经济的一个重要的验证指标。从进出口贸易的角度来讲,其具有一定的先行性,尤其是与大宗商品价格存在一定的联动性。业内人士认为,从该指数的表现看,大宗商品牛市周期已然远去。后市只能等待经济的缓慢复苏,从需求端给予大宗商品一定支持,之后才能看到BDI指数的正常回升。
程小勇认为,对于商品来讲,BDI指数的构成因素不仅包括铁矿石和煤炭等工业原材料,也包括一些谷物。因此在2013年12月铁矿石和大豆进口大幅增加之后,2014年1月这些大宗商品进口可能会锐减,因而BDI指数大幅下降意味着运力充裕,船运可能出现闲置,揭示出1月和2月中国对商品的补库进入低谷,需求低迷。也暗示包括铁矿石、煤炭等工业品的跌势恐怕短期难以止住,而大豆等谷物可能面临补跌的风险。
从国内情况看,作为BDI指数重要构成因素的煤炭也开始同步回落。记者调查显示,2013年底,随着下游电厂备货积极性的下降,南方港口大量进口煤的冲击,煤电谈判的结束,支撑动力煤现货价格的各种因素逐渐减弱,一度被推到高位的动力煤价格也显得过于虚高。因此,在2013年12月底,动力煤现货价格下跌的序幕由一次大幅跳水拉开。
有分析认为,国内宏观经济仍将处于筑底周期,基建和房地产行业固定投资增速回落,工业用电需求下滑,加之清洁能源的替代和环保题材的炒作,煤炭总体消费受到抑制。市场普遍预期未来煤炭市场的供应依旧充裕,将对价格产生压制。
孙永刚向记者表示,从大宗商品的角度来看,在需求端依然难以存在亮点的同时,市场依旧在寻找所谓供给端所能提供的支撑,但由于供给端因素往往只能主导短期反弹行情,而随之而来的便是再一次的下跌,高库存低消费依然仅仅依靠停产以及降低开工率和维持,低成本企业勉强维持生存,当库存在消耗到一定程度,在去库存走到相对低库存的阶段时,市场价格出现了一定的反弹,此时市场利润空间刚刚被打开,可这也导致了积累的产能再次爆发,这种爆发便很快带来了社会库存的再次增加,从而不得不再次面临价格大幅下跌的惨痛,这样的周期就是目前大宗商品的整体格局。
“在经济并没有完全复苏、需求并不能支撑价格之际,过剩产能依然需要进一步整合,这也体现出了目前的经济周期格局,而BDI指数也同样反映了这样的周期,只是可能在节奏上有些不同而已。”他表示,当然大宗商品的牛市周期已然离开,将在很长的一段时间里难以再看到大宗商品的强势周期,后市只能等待经济的缓慢复苏,从需求端给予大宗商品一定支持,之后才能看到BDI指数的正常回升。
记者 王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