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大规模进口铁矿石成就了8月份国际干散货运输市场。
陈弋
矿石船运价成倍上涨BDI创近两年新高
受中国矿石激增利好,自今年6月中旬以来海岬型船运价单边上扬,特别进入“金九银十”钢材销售季节旺季,租金一波高过一波,截至9月9日,其4条航线平均日租金突破2.5万美元,较6月初的5000多美元,狂涨了4倍多。在海岬型船市场领涨推动下,综合运价指数(BDI)轻松越过千点关口,飙升1478点,较6月初上升了85%,创下近两年来最高水平。但其他船型上涨程度相对较小,其中巴拿马租金为8836美元,较6月份初上涨了10%,而灵便型租金基本处于原点,拖累了散货运价的总体水平。从区域来分析,由于此番行情由中国进口铁矿石主导,所以太平洋区域行情要明显强于大西洋区域,9月9日太平洋往返航次租金达到2.7万美元,要明显高于跨大西洋的2.3万美元;同样反映在巴拿马型、灵便型船上也是如此,尽管其涨幅没有海岬型船明显,但太平洋区域的涨势仍胜于大西洋区域。
中国大规模进口铁矿石令海岬型船需求井喷,再次成就了国际干散货海运市场。下半年以来,国内钢材价格持续上升,7月份全国钢企多年来首次“扭亏为盈”,产能陆续释放,矿石需求旺盛。据“新华—中国铁矿石价格指数”显示,6月底,中国港口铁矿石库存(沿海二十五港)为7528万吨,而7月份我国铁矿石进口7314万吨,较6月份增加1084万吨,8月份又进口6901万吨,同比增长10.5%。尽管进口超常规,但库存却不增反降。截至8月底,港口库存数为7475万吨,还较6月底下降53万吨,揭示近期钢铁企业对进口矿石的需求能量巨大,正从上半年的不温不火,逐渐走向旺盛,我国依赖外矿的程度也越陷越深。由于国际矿价已上升到137美元/吨的相对高位,国际三大矿山抓住商机,出货意愿强烈,市场揽船积极性高涨,引发海岬型船需求持续紧张,加之国内钢材销售市场“金九银十”的到来,海岬型船运价有望继续坚挺。
而镍矿运输一反今年来萎靡不振的低迷状态。8月下旬,市场有关2014年印尼政府将禁止镍矿出口的风声水起,引发贸易商、厂家对进口镍价格大涨的预期,突击抢货,再加上菲律宾雨季将至,矿方出货加快,镍矿货盘涌出,而8月初装镍船沉没,船东加强风险意识,运力趋向紧张,船东要价大幅提高。据上海航交所数据显示,9月9日菲律宾苏里高—中国日照的镍运价已飙升到10.9美元,较8月27日的9.3美元,短短十天运价上涨了17.2%,带动了整个亚洲灵便型船市场租金上升,成为市场的新“亮点”。
铁矿石与镍矿已成为当前市场的热点,其需求能否持久关系到今后市场的走势,从近期价格来看,8月中期钢材价格已开始触顶回落,镍矿价格仍在低位徘徊,尚无大幅上涨的可能,而且印尼镍矿禁令由来已久。近日国务院表态,应对今冬京津冀及周边地区重污染天气,将加大责任追究力度,对工作不力、履职缺位等导致持续3天重污染天气的,将对主要领导和分管领导依法实施问责。一旦政策严格落实,钢铁企业的产能释放将受到抑制,矿石需求或许降温,所以对目前的铁矿石旺盛需求不能盲目乐观,后市运价调整概率较大。
煤价狂跌迎来“抄底囤货”沿海运价猛涨七成
经过一年多的等待,沿海运输市场终于迎来爆发性反弹,短短一个多月时间沿海运价上涨了过半,上交所发布的沿海煤炭运价指数报收931点,较上月上升58%,其中主流航线秦皇岛至上海、广州煤炭运价分别为41.4元/吨、46.8元/吨,分别较7月底上升了73%、40%,反弹力度之大可谓前所未有,秦皇岛锚地等泊船舶也从二三十艘上升到百艘以上,增加了二倍多,运力需求上升,运价回到赢利水平,让苦苦挣扎的航运企业暂时松了口气。
今年“迎峰度夏”沿海运价跌进历史低谷,秦皇岛一上海运价最低运价一度接近20元左右,而“迎峰度夏”进入尾声之际,煤炭需求照理开始降温,运价难以上涨,而市场却一反季节性常态强劲反弹,其原因除前期运价过于低迷外,主要还是电厂煤炭供应渠道发生了逆转,内贸煤价低于进口煤,电厂抄底入场补库“囤货”所致。为了抗衡日益增长的进口煤,从今年6月起国内煤企掀起了降价风,降价力度一波比一波大,截至9月4日,环渤海动力煤价格指数(BSPI)已降至540,三个月时间降了50元,进口煤价已丧失价格优势。而电厂今年受煤价、运价大幅降低利好,发电成本明显回落,利润成倍增长,现金流充足,只要价格合适就大量进库,内贸煤市场呈现供销两旺好势头,成就了沿海运价大幅反弹。
从季节性规律来看,由于盛夏已进入尾声,前期需求旺盛的居民用电量开始降温,接下来的9、10月份天气转凉,煤炭需求渐入淡季,如没有意外情况,煤炭耗量下降已基本定形。数据显示,截至9月6日,六大电力集团煤炭耗量已较8月底下降了21%,经过近期补库,上述电厂库存煤炭可用天数也增加到19天,短短一周时间库存上升了5天,再补库“囤货”只是时间问题,故目前的火爆行情恐难以持续,航运企业对此应有足够的风险意识,运力过剩的趋势并未根本性好转。
据交通运输部水运局数据显示,截至6月30日,从事国内沿海运输的万吨以上干散货船共计1651艘/5151万载重吨,运力较2012年末增长4.3%,运力总量继续增长,但增速已放缓,今年新建船主要集中在4万载重吨以上的大吨位船。国内沿海干散货船平均船龄为8.1年,其中船龄在18年以上的老旧船舶共计313艘/1309万载重吨,约占沿海总量的25.4%;船龄在28年以上的特检船舶共计75艘/263万载重吨,占运力总量的5.1%。船龄年轻,老旧船占比少,给运力淘汰工作带来较大困难,消除过剩运力任重道远。
富余运力不除 何谈“拨云见日”
□ 罗强
当前航运市场积极因素在不断增加,这让部分业界人士产生了错觉,以为航运市场已经走向复苏。殊不知,富余的运力依然是航运业复苏的“拦路虎”,富余运力不除,何谈“拨云见日”。
困扰航运行业的长期原因是庞大的存量运力,全球散货过剩运力约有1亿吨(占现有船队15%)。从2013年的航运市场看,仍将有大量新船交付,而货量的增加有限,这势必延续航运业的颓势。据欧洲海运咨询机构Alphaliner报告,2012年全球集装箱船舶数量增加7.2%,2013年运力预计增势会更加凶猛,将达到9.8%。但2013年的全球集装箱船需求预计仅增长4%~6%左右。消除富余运力及行业恢复正常利润预计要2-3年,2013年航运企业巨亏难以避免。
事实上,最近航运市场暖意浓浓,并不能掩盖存在的问题,比如全球经济复苏路漫漫、运力供应和需求失衡、航运企业大幅亏损等。今明两年是航运业消减富余运力的关键之年,航运公司能否稳住甚至上涨运价,加快实现盈亏平衡,就在于能否控制运力投放,加快淘汰老旧船舶。倘若做到了这一点,国际干散货运输和集装箱运输市场有望回归正常盈利水平,航运公司才能赚到真金白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