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 周国东
政府、协会、企业应各自扮演好自身角色
受金融危机影响,世界经济发展放缓、国际运输需求不旺,再加上燃油和劳务成本增加、船舶运力供需矛盾加剧等因素,航运业当前正面临着严峻的形势。
7月10日上午,在2012中国航海日活动开展前夕,交通运输部水运局局长宋德星在接受记者采访时,对当前困难形势下,政府、企业和行业协会该如何扮演好自己的角色、共同促进航运业“突出重围”问题,进行了畅谈。
政府——政策指导+宏观调控+信息引导
宋德星指出,航运业事关国家经济社会发展,作为政府部门,首先要站在国家经济安全的战略高度,制定有效政策法规,指导航运业如何应对困境以及今后如何发展。其次,在航运企业规模化、专业化趋势越来越明显的情况下,在深化航运企业改革方面下功夫,推进航运企业结构调整和战略重组。第三,要通过技术标准、经济引导政策和必要的法律、行政手段,调整改善供求关系,调控运力总量,优化运力结构。如通过经济补贴政策、制定技术标准等办法,加快高耗能、低效益的老旧船舶退出市场等。
宋德星认为,政府是市场的“守夜者”。越是市场形势不好,政府就越要想办法促进市场理性发展。他指出,政府也应该通过加强信息引导,来避免社会资金盲目进入航运业。如:组织科研单位,研究中长期航运市场发展趋势,对当前运力供求关系和以后的运输需求等的深入分析,为资本取向提供信息依据。
据记者了解,目前,部水运局正在积极采取有效措施,构建与国际接轨的我国海运发展政策体系,加大政策支持力度,努力规范市场竞争秩序,营造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积极帮助企业渡过难关——如:优化海运资源配置,进一步规范货主投资国内航运业,鼓励企业积极开展兼并重组,鼓励我国航运企业与大型货主建立战略长期合作共赢的联盟,建立我国重点物资水路运输保障机制,促进社会资源的合理配置;优化运力供需关系,强化运输市场宏观调控,加强沿海成品油、化学品液化气运输市场管理,促进液货危险品运输企业规模化、集约化经营,优化运力供需供求关系;健全运输市场秩序,加快推进水运市场诚信体系建设,完善市场准入、退出等管理制度和市场动态监控制度、运价报备制度,加大市场监管力度,有效规范水路运输市场秩序;强化信息服务引导,定期发布航运价格指数,不定期发布干散货船舶、集装箱船舶、液货危险品船舶运力分析报告和航运市场情况通报,通过信息服务引导市场主体科学谋划、理性投资,促进航运业持续健康发展等。
行业协会——促进企业自律+架起沟通桥梁
宋德星认为,在航运业“突围”的过程中,号召各会员单位严格自律,避免恶性竞争,抱团取暖,是行业协会要解决的首要问题。同时,行业协会要在政府与企业间,搭建起一座沟通的桥梁,将企业的诉求及时反馈到政府部门。此外,行业协会还要为各会员单位搭建起沟通交流的平台,让企业间彼此沟通交流好的做法和有效经验,并组织会员单位,开展与港口、货主等有关方面的联盟与合作等。
企业——强化内部管理+建立长期稳健理性发展的企业文化
宋德星表示,企业是市场的主体。在航运业“突围”的过程中,航运企业自身首先要加强内部管理,稳定资金链和现有市场。在此基础上,积极配合政府部门、行业协会在促进行业有序发展方面的政策和措施,加快发展转型步伐,调整船舶运力结构,不断优化航线布局,延伸服务产业链,切实增强防抗风险的能力。并采取多元化经营方式降低风险,着力加强信息化建设,强化自身管理,提升抵御风险的能力和水平,提高综合竞争能力。有实力的企业,还要结合自身实际实施“走出去”,积极参与全球战略合作,提高综合竞争力。
宋德星强调,航运业是一个周期性波动非常明显的行业,航运企业尤其要着眼长远、着眼未来,明确一个长期的、理性的发展思路,构建起长期、稳健、理性发展的企业文化,与大货主等合作伙伴,建立起长期共赢、薄利多销的稳固合作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