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个月世界造船厂业界的新船舶订单量达到了123万CGT,虽然环比增加11.2%,但同比锐减62%, “订单荒”危机还是存在。
根据Clarkson Research,今年截至4月订购的新造船共有520万CGT,继开始发表Clarkson统计以来最低水平。在这样的情况下,5月份中国的造船厂积极获得低价订单,共获得了66万DWT,在全部中所占53.5%;韩国获得了32万CGT订单,市场占有率下降到26.2%;日本获得了20万CGT订单,占有率达16.7%。
不过,以价格方面,虽然中国业界获得更多订单但订单总额还低于韩国。5月韩国业界获得的订单金额为10.48亿美元,中国的为9.67亿美元,日本的为3.71亿美元。
截至5月的累积订单量韩国的为284万CGT、中国的为208万CGT。最近在中国业界也开始对过低的船价进行反思,不过在技术方面,与韩国及日本的差距巨大,因此为了确保工作,眼下只能展开“价格战” 。
中国在5月还是以散货船为主获得订单,初次之外,还获得小型集装箱船、阿芙拉型油轮以及VLGC订单,这充分引人注目。
5月韩国业界主要获得了MR型油轮、LNG/LPG船等订单,还获得了钻井船及牲畜运输船等特种船舶订单。日本以VLCC、中小型散货船为主获得订单,确保了工作量。
另外,在Clarkson统计上没有包括的半潜式钻井平台领域,熔盛重工从新加坡PrimePoint获得了各1座半潜式钻井支持平台和钻井支持驳船订单,从而首次进军海工钻井平台领域。
还有韩国大宇造船海洋、现代重工、现代三湖重工分别获得了2座、1座、1座半潜式钻井平台订单;还有UAE的Lamprell公司及新加坡的Sembcorp分别获得了1艘自升式钻井平台订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