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债危机下中国沿海国际航运持续走低

收藏 www.jctrans.com 2012-3-5 13:25:00 宁夏新闻网

导读:记者近日在浙江省宁波市采访中了解到,由于欧债危机的影响,中国对欧盟出口放缓,导致沿海地区国际航运持续走低,目前,中国沿海几乎所有国内外航运公司均处于亏损状态。

  记者近日在浙江省宁波市采访中了解到,由于欧债危机的影响,中国对欧盟出口放缓,导致沿海地区国际航运持续走低,目前,中国沿海几乎所有国内外航运公司均处于亏损状态。

  多家国际航运公司退出欧洲航线 

  宁波港装箱发展速度曾连续6年位于全国第一,颇为国际同行所关注。宁波港集团公司总裁李令红说,我们较早地意识到国际航运市场的变化,近年来积极发展集装箱的铁水联运,加快布局“无水港”,增加对腹地的揽货能力。2011年宁波港实现集装箱吞吐量1451万标箱,增幅达11.61%,排名位于中国大陆港口第三位,世界港口第六位。

  但记者发现,宁波港集装箱吞吐量总量的提升,仍难以阻止欧洲航线的下滑。根据宁波港生产运输部提供的报表数据。去年7月,宁波港出口欧洲的集装箱为37.2万标箱,至12月份降为24.5万标箱,平均每月减少2万多标箱。

  在北仑第二集装箱码头公司码头,记者看到停泊码头的有3艘国际航线班轮,其中有一艘是全球最大的海运跨国企业马士基公司的欧洲班轮,但作业场地较冷清,待运载的集装箱并不多。“我们公司拥有宁波港集装箱欧洲航线最多的作业码头。”公司商务部经理吕文斌说,但去年以来,由于货源不足,已有马来西亚航运公司、南美航运公司、海天航运公司等多家国际航运企业退出了欧洲航线。与此同时,马士基公司为提高揽货吸引力,将原来每周4班的欧洲航线增加为每周7班的“天天马士基”,即每天有一个班轮从中国发往欧洲,并配套推出诸多优惠措施,但从实际运行情况来看成效有限。

  欧洲航线货源不足的关键是出口不振,“我们服务的外贸企业有400余家,绝大多数是微小企业。”宁波美联外贸服务中心董事长梅飞珍说,经济不景气时,首先受到冲击的大都是这些微小企业。从去年9月起,中心整个外贸出口减少了30%,其中对欧盟出口减少幅度高达50%。以前,每月约有320标箱出口,现在仅有210标箱。

  宁波成路纸品制造有限公司是一家以生产出口文具用品为主的企业,公司欧洲业务主管刘巧说,他们费了5年的时间,才使产品出口欧洲市场达到2000万人民币,去年欧债以来,一下跌掉了10%的份额。前几天参加德国法兰克福文具展,客商比以往减少了近3成,整个参展期间,未能签订一份订单。宁波市外经贸副局长丁海滨说,去年宁波整个外贸出口增长额为18.5%,其中对欧洲市场增长仅为10.4%,远低于全省、全国水平。今年1至2月份,宁波对欧盟出口形势更为严峻。

  运力过剩 竞争加剧 

  “作为全球经济景气度最重要的指标之一的波罗的海综合运费指数(简称BDI),目前已跌入低谷。”宁波港集团公司总经济师童孟达说。

  童孟达认为,BDI指数下跌的一个重要原因是全球海运运力过剩。童孟达说,2009年初,国际航运巨头马士基看好全球经济复苏的前景,一下子订购了10艘可运载18000标箱当今最先进的超级集装箱巨轮,并保留了其余10艘同样级别的集装箱船的订购权,在马士基的影响下,其它一些国际航运公司也纷纷跟进。前些年一般集装箱船只能运载三四千标箱,后发展到七八千标箱。近年来,1万标箱甚至1万以上标箱的巨轮纷纷冒出来。而与此同时,西方经济复苏乏力,欧债影响面扩大,甚至出现两次探底的可能,这使得运力过剩现象更趋严重。“现全球海运需求与运力已达1:3.5,即每一吨货物,就有3.5吨的运力来争夺。”

  “僧多粥少造成的结果是海运价格急剧下跌。”宁波中远国际货运有限公司办公室副主任张国平说,以宁波到欧洲航线为例,最高时,每标箱运费高达2000多美元,即使去年初也有1500美元,而目前每只标箱的收费仅有800美元左右,已跌入成本价。据了解,去年以来,在中国沿海营运的国外或国内海运公司几乎全都陷于亏损窘境,有的亏损甚至高达20多亿美元。

  “在这种状况下,一些国际大公司就想方设法转嫁经济负担。”浙江甬通国际货代有限公司总经理邱惠柱说,如码头作业费(简称THC),每箱约500余元人民币,这笔费用本来是包含在航运公司运费之中,国外一些大公司却将其单列出来,硬要中国货代公司支付,增加了很大的经济负担,为此他们已反映多次但始终未能得到合理解决。

  “国际海运业是一个复杂的物流体系,从生产厂家、货代公司、集卡运输、仓储企业、码头作业、海上航运、船代公司等各个环节,环环紧扣,利益相关,牵一发而动全身。但在严峻的市场面前,有的地区或部门从本位主义出发,出现了无序竞争,自相残杀。”宁波国际集装箱仓储协会常务副会长高林说,集装箱堆放需要收取堆存费,这是符合国际惯例的。但从2009年起,上海港为招揽客户,率先提出免收堆存费,现全国各地港口基本上都免收堆存费。在此态势下,众多仓储企业也被迫无奈取消了堆存费,这实际上是把中国利益拱手让给了外国客户。

  抓住机遇做大做强中国远洋船队 

  “世界海运能力过剩给我们一个警讯。”童孟达说,近年来他们多次呼吁,要提防中国港口的重复建设与能力过剩,但收效甚微,目前一些地区仍以各种理由和名目,大力兴建的码头与相关设施,其前景令人担忧。

  “当前国际航运业的激烈竞争,对我们规范管理,提升自身档次也是一个促进。”宁波港航管理局运管科长李文胜说,前些年航运业走俏时,许多地方是一哄而起,鱼龙混杂,有的10来万资金就办起了货代公司,也有的三五个人合伙买一条旧船,就敢跑远洋运输。现在当海运业冬天来到时,这些企业也就面临着重新洗牌。如宁波货代公司“鼎盛”时大小有2000多家,现在比较规范的大概还有300余家,但这些公司服务更正规、收费更透明,抗风险能力也明显提高。因此,大浪淘沙,优胜劣汰,这是好事。

  资深港口专家、宁波市交运委港口处副处长姚越云表示,国际航运业是全球化资源配置,市场化程度较高,发展比较成熟的一个行业,因此对他们来讲,目前更多的是要适应其运行规律,因势利导,抓住机遇,发展自己。

  “一是要加快更新换代,提高我们的技术管理水平。”姚越云说,国外大公司不到10年就纷纷淘汰老船,这样新船多,安全系数高,运行成本少,而中国船队普遍在十几年以上,船泊老化严重,维护费用高。于是在同样的竞争中,我们已经亏损累累,人家却还能支撑得住。现船舶使用年限国家规定,散货船为33年,集装箱为30年,折旧时间明显偏长,建议加快折旧,并且对旧船拆解给予强有力的政策扶持。

  “二是要扩大船队规模,提高海运竞争能力。”姚越云说,现在,中国除中远、中海两大央企海运集团外,其余各省各地远洋船队普遍规模偏小,势单力薄,在竞争中明显处于下风。建议由中国船东协会牵头,组建中国远洋船队海运联盟,整合资源,抱团出海,增强在全球海运市场的竞争能力。

本文关键词:欧债危机,中国,沿海国际航运

【发表评论】 共有评论查看所有评论

凡本网注明稿件来源为“锦程物流网”的所有文字、图片等作品,版权均属锦程物流网所有,转载必究。若转载使用,须同时注明稿件来源和作者信息,并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