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英国海运传媒的专题报道,上海的船厂近年大力发展造船业,各种先进船舶涌现市场,这些船舶需要银行大量融资,金融与航运成一对“双胞胎”在共同发展业务,顺应上海市政府两年前的规划,极力打造上海成为国际金融及航运中心。但有国际海事权威传媒认为,受到人事及政策问题,上海离成功发展为一个国际船舶融资中心尚有颇大距离,许多基本因素和基础对发展为国际金融及船运中心产生限制。
据上海金融协会的数据,目前上海的银行业提供的船舶融资额只占全球船舶总融资额少于1%(数据显示,去年全球船舶融资额是550亿美元)。当地银行并未有专门吸收和培训专业人才,对提升上海竞争力产生负面影响。即使有专才投身上海的银行,他们大都视上海为“踏脚石”,被挖角转去新加坡航运中心工作,“享受”低税收入的优越环境。
发展船舶融资业务必须联合多方人才,包括银行、船厂、船东,更少不了政府的支持和参与。然而,即使有能力的融资机构如中国进出口银行,亦受到相关政策所局限,其他国有银行亦只集中发展中国国内金融的业务,对国内外机构进行船舶融资都不太有兴趣。即使上海证券交易所透过公开集资,在一定程度上补充银行融资的作用,它的“国际”形象仍未建立,外国资金只有极少一部分能走进上海,拖慢上海国际航运中心发展。
航运产业基金筹资35亿元
由中海集团投资有限公司、中海集运及上海市政府合办的上海航运产业基金早前成立,希望在3年内筹集35亿人民币。不过,中海集团投资有限公司一位副总经理马惠民(译音)表示,该基金今年内不会有太大作为,只希望在年底可完成筹组基本行政人员及说服上海江南重工造船厂和上海国际港务集团加入基金。若以上计划可全部实行,基金会先集中与上海的航运企业合作,推动国营航运计划发展,但并不可能对上海“金融中心”的定位作出宣传。
招商局保险有限公司总经理陈国庆对该基金的发展方针表示同意,并认为可协助中国船东。“透过该基金有系统的融资计划,船东的投资将会变得稳定有序。”他说,这也可以提升船舶的质量。
上海在2020年前,绝对会成为国家级的船舶融资中心,只是过于集中于上海的航运发展。伦敦海运传媒的看法,上海的银行需联同外资银行,推动当地发展成为一个具规模的国际船舶融资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