嘉兴港:计划“十二五”建35个外海泊位
据悉, 嘉兴港“十二五”规划建设外海泊位35个,预计到“十二五”末全港将拥有外海泊位67个。2010年嘉兴港公用码头接卸煤炭逾2000万吨,但大多由通用泊位或散杂货泊位来完成。建设浙北煤炭中转基地项目被列入“十二五”规划,该项目将建设3个3.5万吨级外海码头,同时建设相配套的18个500吨级内河泊位等设施,项目总投资约23亿元。适应腹地临港化工产业发展,专业化工泊位同样成为“十二五”期间嘉兴港泊位建设的重点之一。对此,“十二五”期间嘉兴港规划建设化工泊位9个,可新增年吞吐能力超1000万吨。与此同时,嘉兴港积极依托宁波港集团、上港集团等大企业来提速外海泊位建设。
威海港:吞吐量将达1亿吨
3月1日上午,威海港航工作会议召开。市委常委、副市长汤光运出席会议并讲话。
“十一五”期间,威海共投入港口建设资金48亿元,港航基础设施建设快速推进,港口万吨级泊位增加到25个,港口吞吐能力发展到2611万吨;海上运输能力大幅提高,新增海上运力68艘37万载重吨;港航生产持续增长,新增客货运输航线8条。2010年港口吞吐量达到4866万吨,集装箱吞吐量达到69万标箱。
汤光运指出,全市港航系统广大干部职工要抓住蓝色经济区建设的历史机遇,进一步强化港口的枢纽地位,着力提高港口规模和效益,努力把威海打造成东北亚物流枢纽、海上客运中心和面向日韩的中心港。要加快推进港航重点项目建设,进一步完善港口集疏运通道,抓好临港枢纽场站建设,扎实推进港口资源整合,培育壮大骨干航运企业,切实提高威海港航业的综合竞争力。力争到“十二五”末,全市港口吞吐能力达到一亿吨。要加强行业管理和安全管理,建立健全港航应急指挥体系,进一步提高应急指挥、救助和处置能力,确保全市港航运输安全形势持续稳定。
青岛港:再提东北亚国际航运中心目标
据《21世纪经济报道》报道,全国人大代表、青岛港集团董事局主席、总裁常德传“两会”的一系列议案中,最后一条便是,“打造以青岛为龙头的东北亚国际航运综合枢纽和国际物流中心”。
作为国内第二大外贸港,青岛港早在2009年便提出了打造“东北亚国际航运中心”的目标。
2011年初,国务院正式批复《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发展规划》,这是“十二五”时期开局之年第一个获得批准的国家发展战略,这一规划也明确提出“打造以青岛为龙头的东北亚国际航运综合枢纽和国际物流中心”。
常德传认为,建设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关系到国家战略利益,关系到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关系到促进我国区域协调发展大局。不过,在国内港口产能总体过剩的情况下,青岛港仍需寻找一条直通东北亚的现实路径。
目标6亿吨
常德传认为,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建设上升为国家发展战略,为山东发挥海洋资源优势,大力发展海洋经济,加快经济文化强省建设提供了重大历史机遇,也为港口发展带来了重大机遇。
公开资料显示,山东省是我国北方唯一拥有三个2亿吨大港的省份,2010年山东省沿海港口吞吐量达到8.6亿吨,外贸吞吐量达到4.1亿吨。
其中,青岛港是中国沿黄流域和环太平洋西岸重要的国际贸易口岸和海上运输枢纽,与世界上13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450多个港口有贸易往来。2010年,青岛港完成吞吐量3.5亿吨,居世界第七,外贸吞吐量继续保持全国沿海港口第二位,集装箱吞吐量1201万标准箱,居世界第八,是上海以北的东北亚第二大集装箱枢纽港,区域性国际航运中心。
本文关键词:港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