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中国大陆、印度、印度尼西亚和越南等国家和地区中产阶层人数的增多,食品种类和数量的需求在扩大,再加上自由贸易协定在中国与东盟国家之间的签订,冷箱食品进出口贸易持续发展,冷箱贸易量在迅速攀升。
张荣忠
据8月份出版的《集装箱化国际》报道,泛亚地区(主要指朝鲜半岛至缅甸),以及亚洲其他地区港口之间冷箱进出口贸易海运量,去年达到94万TEU(不包括新加坡和中国香港等海港为北美、欧洲和南美洲主干贸易航线提供的转运量),占全球冷箱贸易运输总量的23%,而2005年为18%,2000年为11%,由此看出泛亚地区冷箱贸易运输机遇巨大。在可以预计的将来,泛亚地区冷箱贸易海运市场将进一步扩大,其中主要原因是原本通过空运和陆运的许多冷箱贸易运量逐步转为海运,而随着中国大陆、印度、印度尼西亚和越南等国家和地区中产阶层人数的增多,生活条件不断改善,对食品需求的种类和数量在扩大,产销两旺,再加上自由贸易协定在中国与东盟国家之间的签订,冷箱食品进出口贸易持续发展,冷箱贸易量迅速攀升。
泛亚和全球主要班轮公司冷箱运力(截至去年底)
次序 |
承运人名称 |
运力(单位:TEU) |
1 |
马士基 |
390000 |
2 |
地中海航运 |
106000 |
3 |
达飞轮船 |
95000 |
4 |
汉堡南方 |
84500 |
5 |
美国总统轮船 |
75000 |
6 |
南美智利航运 |
74600 |
7 |
赫伯罗特 |
66000 |
8 |
东方海外 |
47000 |
9 |
中国海运 |
43000 |
10 |
商船三井 |
42000 |
11 |
日本邮船 |
41800 |
12 |
中国远洋 |
36000 |
13 |
韩进海运 |
34050 |
14 |
川崎汽船 |
30900 |
15 |
长荣海运 |
25800 |
资料来源:Dynaliners and carriers
到2015年冷箱贸易量预计增长31%
冷箱海运与空运、陆运相比,一向被认为运价低廉、环保功能强,尤其是长途运输规模大、经济效益好。泛亚地区远洋承运人扩大投资,引进高科技冷箱海运技术设施和设备,同时强化冷箱集装箱码头和相关基础设施功能,尽可能扩大冷箱货物运输范围,从鱼虾、猪肉、羊肉、牛肉、家禽肉、蛋品,到鲜花、蔬菜,凡是需要冷藏运输或温控的食品或药品等等,无所不包,从而可持续扩大冷箱供应量的稳定运营。
冷箱投资额较大,例如目前一只40英尺干货箱约为4500美元,而容积不相上下的一只40英尺冷箱出厂价格为19000美元,其中还不包括后者的比较昂贵的能源消耗成本和维修保养费用。
目前存在的问题不是远洋承运人经营的班轮公司的冷箱设备投资问题和技术问题,而是至2015年冷箱贸易运量预计增长31%,而冷箱设备拥有量预计增长11%,冷箱设备短缺将继续困扰泛亚乃至全球贸易航线冷箱运输业。根据Seabury提供的最新数据,包括泛亚地区在内的全球食品冷箱运量为240万TEU,2008年为520万TEU,由于遭遇全球经济衰退和金融危机冲击,去年为500万TEU,跌幅为2.6%。但是预计今年全球食品冷箱贸易运量又将增长10%,2011年将增长6.5%以上,其中泛亚地区冷箱运量增长势头最强劲。即使是在全球经济衰退和金融危机肆虐,其他货物种类集装箱运量明显下降的2009年,泛亚地区食品冷箱运量仍达94万TEU,同比增长7.1%,泛亚地区贸易航线干货集装箱去年运量为2470万TEU,与2008年运量2640万TEU同比下降2.7%。全球冷箱运量大增长的驱动力主要来自泛亚地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