构建东北亚航运中心
www.jctrans.com 2009-9-2 9:13:00 青岛新闻网
构建东北亚航运中心的重要砝码 青岛,以港而兴。建设东北亚国际航运中心一直是这座城市的高远梦想,而随着前湾保税港区的封关运营,这一梦想的实现,几乎触手可及。 专家介绍,与釜山、横滨港等东北亚地区的国际一流大港相比,青岛港的码头等级、设备配置、EDI系统、生产组织和操作效率等软硬件毫不逊色。与同处环渤海经济圈的大连、天津相比,距离国际主航道要近400海里,更是青岛建设国际航运中心无可替代的区位优势。但是,在国际航运中心最重要的指标——集装箱中转量上,青岛的表现始终差强人意。而业界公认,没有优惠的保税港区政策是症结所在。 一组经常被引用的数字形象地呈现出这一政策缺失所带来的巨大影响。由于没有配套的自由贸易政策,港区分离,致使国内港口集装箱中转业务大量外流。中国北方的货箱到日韩中转,不仅手续简便、速度快、效率高,而且费用要比上海港便宜20%,比青岛港便宜10%。据统计,我国经韩国中转的集装箱量每年多达400多万箱。仅中转装卸费一项,我国每年就流失4亿多美元。 而前湾保税港区的封关运营,无疑将使这一状况得到根本性的转变。优惠的政策,高效简便的管理,将大大加快通关速度,降低商务成本,使得青岛港完全有能力从 釜山的中转货源中争取集装箱量。同时,依托保税港区的政策支撑,青岛港可以与省内各港实现差异化竞争,进而有效整合全省港口资源,使得以青岛为龙头,以日照、烟台为两翼半岛港口群建设全面提速,吸引全省乃至我国中西部地区外贸货源向青岛港集聚。 专家预计,前湾保税港区运营后,用3至5年的时间,青岛港就可有效遏制并夺回国内流失到韩国的中转箱量,超越釜山港,成为东北亚地区最重要的中转枢纽港和国际航运中心。 这样的预言绝非凭空而来。国内先期封关运营的保税港区已经给出了令人吃惊的事实。2005年12月,洋山保税港区实现一期封关运作,2006年就完成集装箱吞吐量300万标箱,2007年快速增长到600万标箱,2008年更是实现进出口贸易额8.63亿美元,保税仓储货值42.37亿美元,集装箱吞吐量突破800万标箱,挂靠航线从单一的欧洲航线拓展到包括欧洲、南美、地中海、北美、日韩以及长江、沿海等干支线相结合的全方位航线网络,吸引了包括蒂森克虏伯、施洁医疗等世界知名贸易、制造类企业,以及讯通物流、叶水福、怡亚通等业内领先的众多第三方物流企业注册落户。在保税港区带动下,预计到2010年,洋山港将实现集装箱吞吐量1500万标箱,其规模相当于再造一个上海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