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份,我国外贸进出口总额同比下降9%。其中:出口为2001年6月以来首次负增长,进口为2005年2月以来首次负增长,外贸进出口形势相当严峻。11月份,我国港口集装箱吞吐量完成1041万TEU,仅增长4%,较去年的22%相差甚远。
欧洲航线: 从8月份开始,我国港口集装箱出口欧洲的箱量逐月递减,目前上海地区出口欧洲的货量仅为今年最高峰时期的一半,平均舱位已下降到60%左右,地中海航线更低,仅为50%,处于严重的亏舱状态,海运费已逼近“零”。11月28日,上海航交所发布的中国至欧洲航线运价指数分别为1161点,较上月下降15%。
北美航线: 1-10月我国港口出口美国方向集装箱数量同比减少7%。以往剩余的运力还能向欧洲线输送,但如今欧线运价几乎回归为零,美线运价下跌已不可避免。为了尽可能挽救市场,各大船公司加大了处置剩余运力力度,有的还设置美西/欧洲/亚洲的钟摆航线,尽管如此,北美航线的船舶舱位利用率仍在60%-70%之间,亏舱现象仍较严重。11月28日,上海航交所发布的中国至美西、美东航线运价指数分别为1082点、1358点,分别较上月下降3.4%、1%。
日本航线: 随着传统运输旺季渐入尾声,日本航线运价也出现小幅下降,但舱位率仍保持在80%左右,在弱市中已相当不错。11月28日,上海航交所发布的中国至日本航线运价指数为729点,较上月下降5%%。
随着近期人民币贬值,及12月份开始实施的今年第三次提高出口退税政策,能否激活目前低迷的集装箱运输市场,还有待进一步观察。
旺季不在,沿海散发运价跌入谷底
12月3日,上海航交所发布的沿海(散货)运价指数报收于1181点,较上月下降12%,同比下降50%。
一年一度的煤炭订货会即将召开,往年由于煤炭价格上涨预期,各电厂在11月份就开始加大煤炭储备,沿海运输繁忙,运价拉升,航运进入全年第二波高峰期。而今年由于南方经济明显下滑,沿海主要火力电厂开工率不足50%,电厂煤炭库存量可用天数达到1个月以上,煤炭需求严重过剩。国家统计局数据也显示,10月份,我国火电发电量同比下降5.3%。继首现近年来负增长后,11月份我国发电量下降幅度甚至可能达到两位数。除煤炭货源不足外,其它货源也不尽人意,9月份开始,一些主要钢厂限产减产从20%扩大到如今的50%,铁矿石需求持续萎缩,11月份进口铁矿石增幅已降到负两位数,直接导致国内二程矿石量下降;南方饲料也未实质性改善。在沿海货源严重缺失的背景下,沿海运价继续向下寻底。沿海散货运价指数创2003年11月以来新低。其中:金属矿石运价指数报收于1292点,较上月下降6%;粮食运价指数报收于719点,较上月下降24%;成品油运价也开始松动,运价指数报收于1216点,较上月下降3%。手持长期合约的船公司货源不足,利润大幅下滑。一些仅靠市场揽货维持生存的小公司无货可运只好继续停航,随时有破产倒闭的可能。沿海运输市场处于历史上最严重的低迷,并对明年的长期运输合同谈判带来较大负面影响。
12月3日,秦皇岛到广州煤炭运价报收为37元/吨,较上月下降15元/吨;秦皇岛、天津到上海运价分别为29元/吨、30元/吨,分别较上月下降7元/吨、6元/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