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盟的一纸环保新指令把泉州陶瓷企业逼入了绝境。2006年6月1日,泉州市外经贸局发布“警报”:提醒泉州陶瓷出口企业若要打入欧盟市场,注意提高自身产品环保技术标准。
欧盟提高瓷器制品环保标准
欧盟委员会近日发布2005/31/EC指令,对1984/500/EEC指令《关于与食品接触的瓷器制品的性能标准与合格声明》进行修订。新指令指出,从2006年5月20日起,允许符合该指令的瓷器制品使用和进行贸易;从2007年5月20日起,不符合该指令要求的瓷器制品将被禁止生产和进口。同时,新指令还提高了此类产品进入欧盟市场的技术门槛。
泉州外经贸局有关人士介绍,2005年泉州市陶瓷出口突破3亿美元,出口值仅次于广东省潮州市,位居全国第二,创历史新记录,其中又以日用陶瓷出口增幅最为突出。因而,欧盟新指令的出台,将给泉州市陶瓷出口带来不容忽视的影响。
汇率上升降低附加值
据统计,2005年,泉州市日用陶瓷出口2312批、3208.34万美元,比增28.66%和35.05%,已连续3年增长率保持在30%以上,日用陶瓷占陶瓷出口的比重也从2002年的不到5%提高到2005年的10%。
泉州市外经贸局有关人士称,由于陶瓷属于劳动密集型产品,陶瓷行业附加值低,利润空间小,近来人民币升值使陶瓷产品出口“雪上加霜”。
从2005年7月我国开始调整人民币汇率开始,人民币汇率一直小幅攀升,这对于利润本就不高的陶瓷产品出口企业无疑是个挑战。
有关人士预测,如果进一步升值,陶瓷企业将承受更大的效益损失。同时,部分地区原料价格上涨幅度较大,企业生产成本持续高涨,使陶瓷生产行业整体盈利能力明显下降。统计数据显示,2005年我国陶瓷行业累计实现利润总额33.5亿元,增长17%,增速下降了13个百分点。
此外,陶瓷行业产能的迅速扩张,加剧了市场供大于求的矛盾。2005年陶瓷出口继续保持高速增长势头,市场供大于求。在产品缺乏差异性的情况下,生产企业只能通过降低产品价格来争取更多的市场份额,使得陶瓷行业价格竞争加剧。
业内人士建议,针对竞争加剧,利润下滑的局面,陶瓷企业经营者一定要苦练“内功”,扭转经营策略,优化管理,提升企业的竞争素质,加强市场开发力度;促进企业经营与决策由原始的粗放型向提升产品技术含量转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