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广州海关获悉,通过一系列策略调整,广东农产品(WTO口径,不含水海产品)出口2005年保持5.5%的平稳增长,出口总额24亿美元,继续保持全国第二的位置。但广东农产品进出口贸易出现了明显的结构变化,不同品种喜忧互现,反差极大。分析人士指出,面对急剧变化的国际市场,特别是受到药残和农资价格上涨双重困扰,需要依靠更加科学和理性的分析,以此来减低市场风险。
海关分析报告显示,2005年广东传统优势农产品出口涨跌互现,出现明显的两极分化。2005年广东花卉出口4362万美元,大幅增长19.3%,继续保持我国花卉出口冠军地位。作为我国最大的食糖出口基地,2005年广东食糖出口量激增2.6倍,占全国出口食糖总量的6成。此外,卷烟出口价值3742万美元,增长36%;生丝出口价值3762万美元,也增长87.6%。据了解,这些品种出口量之所以迅速增长,缘于广东充分利用本地资源优势,发展特色农业,取得明显成果。
但是,另外一些原属广东优势的农产品,去年出口量却出现了较大幅度下降。例如,蔬菜出口下降10.4%;水果出口下降13.3%;受禽流感影响,鲜蛋和冻鸡出口金额分别下降36.9%和29.9%;茶叶出口则下降25.4%。此外,蘑菇罐头和猪肉罐头出口金额也分别大幅下降31.5%和51.7%。专家表示,出口大幅下降的品种,不少是受绿色壁垒和药物残留等影响,譬如茶叶,因为药残问题,出口颓势尽显。
广东省农产品进出口自1999年开始出现贸易逆差,并逐年增长,到2004年达到20.1亿美元高峰。去年,广东农产品进口在连续多年增长之后出现下降,进口额为35.4亿美元,下降17.4%,广东农产品进出口逆差随之收窄为11.4亿美元,比上年减少8.7亿美元。
2005年,广东大宗农产品进口也变化明显。其中,水果、棕榈油、棉花、豆油、食糖进口均出现不同程度的增长;大豆、大米、动物饲料、菜籽油和芥籽油进口金额则分别出现25.9%至39.2%的大幅下降。
2006年,发达国家相继实施更加严厉的食品安全新标准,将为2006年广东农产品出口带来新的变数。据悉,欧盟从2006年1月开始,已经实施食品及饲料安全管理新法规,强化食品安全的检查手段;日本也将于今年5月起正式施行《食品中残留农业化学品肯定列表制度》,大幅抬高进口农产品的门槛。日本和欧盟是广东农产品的第三、四大出口市场,同时也是去年广东农产品出口增长最快的地区。专家表示,发达国家食品新标准的实施必将对广东农产品出口造成不利影响。
与此同时,2005年以来能源、化肥等农业生产资料价格居高不下,国内农资价格一年内上涨了近一成。农民运作成本增加,其利润空间受到挤压,如何调动其积极性,值得关注。
海关表示,扩大农产品出口,大力发展外向型农业,是新形势下农业积极应对经济全球化的需要,也能进一步拓宽农民增收渠道,推进农业现代化。眼下,广东面临农产品进出口结构调整的关键时刻,农产品生产企业需要采取措施积极应对,在国际市场上开拓更广阔的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