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1999年央行出台了多项鼓励票据市场发展的措施以来,我国票据市场出现了快速增长。由于开展票据贴现有利于降低银行资产风险、压缩不良贷款比率,商业银行推广票据业务的积极性相当高。票据贴现也成为商业银行新增贷款的主力。商业银行票据业务超常的快速增长中,也蕴涵了较大的风险,特别是在当前国家实施宏观调控时期,票据业务也会产生新的风险。目前形势下的票据业务风险主要表现在: 政策性风险 部分企业盲目发展,为获得项目建设资金,以票据贴现形式从银行取得资金并投入到国家宏观调控涉及的过热行业,其票据业务可能并没有真实的贸易背景,这一部分贴现资金成为项目建设资金链的一环,随着宏观调控作用的显现,项目建设链条的某个部位断裂,票据资金风险就会产生。当前形势下,很难把握会有多少信贷资金以票据承兑和贴现的形式进入过热行业,其中的风险应该引起高度重视。企业市场风险在授信额度内,商业银行向授信企业签发银行承兑汇票,收取比例较小的保证金,受市场影响,企业产品销售急剧下滑,短期赢利能力下降,产成品和应收款两项资金占用上升,其用于购买原材料的银行承兑汇票到期后,资金支付能力不足,造成银行票“倒逼”,产生风险。 银行操作风险 由于银行业的竞争加剧,有些银行违规操作,对非授信企业出现了非100%保证金开票的情况,有些银行只要30%的保证金就开具全额银行承兑汇票,使企业在银行间利用信用的成倍扩张套取贴现银行的资金,一旦票据到期收回时,贴现申请人账户余额不足,银行就会产生票据垫款,形成不良贷款。 面对当前时期票据业务的新特点和新的风险,笔者提出相关政策建议: 健全相应法规,改进监管模式和方法 一是建议尽快补充修订《票据法》等有关法律法规,完善对贴现再贴现业务中有关银行承兑汇票规定。二是要结合当前宏观调控的形势,加强票据业务风险的前瞻性研究。三是银行业监管机构要把票据业务作为监管会谈的重要内容,对票据业务中存在的问题及时交换意见。四是银行业监管机构进一步完善银行票据业务统计和会计核算制度,加强对商业银行票据业务风险的非现场监管。五是银行业监管机构要督促商业银行加强票据业务风险管理和内部控制,要将银行承兑汇票业务列入资产负债比例管理和授信管理。 开展有针对性的现场检查 建议监管机构要将银行票据业务作为监管工作重点,开展专项检查。加大对违规办理票据业务的查处力度,加强对票据承兑行和贴现行票据真实性情况的现场检查,建立对违规票据行为定期通报及处罚制度。对违规情况比较严重或风险比较大的银行或其分支机构,加大现场检查力度。 完善内部控制体系,加强票据风险控制 商业银行一要尽快对票据业务相关管理规章制度进行归纳、梳理,逐步完善内部控制体系。要对现有制度进行重新整合,在加强调查研究的基础上,建立分类科学、内容全面的内控制度体系,进一步明确票据岗位人员的职责及操作规程。二要及时掌握票据贴现业务风险点,要加强对票据业务相对应的贸易背景的真实性、合法性审查,特别是对增值税发票、合同内容和票据要素相关性和真实性审查。规范和完善票据交接、票据保管、资料审查、业务审批、档案管理等业务流程。三要建立和完善定期学习制度,经常组织从业人员开展政治学习,提高思想认识、增强服务意识,引导员工正确对待手中的权力,自觉抵制拜金主义和各种腐败思想的侵蚀,要及时了解和掌握票据从业人员的思想动向,有针对性地加强学习,提高对不良思想的防范能力。 加强协作,提高监管效率 建议人民银行、银监会加强协调,对商业银行要加大宣传和指导检查力度,明确票据业务监管的具体分工,建立信息共享和协调合作机制,共同整顿票据市场秩序,规范银行票据经营行为,使票据经营更趋理性,努力防范各种票据业务风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