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期以来,我国鞋业、皮具业出口主要靠“价格”和“数量”取胜。在12日于广州举行的“中国鞋业皮具发展高峰论坛上”,有关专家和业内人士表示,这种“数量规模型”的出口方式,使中国鞋业制造处在世界产业链的低端,利润微薄,同时容易遭受贸易壁垒的冲击,应当向“质量品牌型”转变,提高技术含量,创立自主品牌已经是当务之急。
据统计,2004年中国鞋出口单价从1998年的5.79美元下滑到了3.27美元;今年7月,欧盟开始对中国出口的部分皮面皮鞋开始反倾销调查,涉及金额6.7亿美元,中国1200多家企业和上百万工人受到影响。
在论坛上,有关专家指出,中国鞋类产品科技含量低、科研能力低下、科研人才匮乏、出口市场过于集中是导致这一局面的主要原因。鞋类产品除了要符合国家标准外,还应注重舒适性、美观性、安全性、功能性,国内企业应当在这些方面投入更多的研发力量;此外,鞋同服装一样具备美学要素,中国企业应当发挥创造性,将中国文化、中国元素注入设计之中。
此外,中国鞋类企业还应注重品牌建设。中国皮革工业协会常务副理事长张淑华说,根据该协会的规划,在未来10至15年内,中国企业要力创3至5个国际名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