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直以来,美国都视中国为其第一大贸易逆差来源国。随着胡锦涛主席访美日期的临近,美国对华贸易逆差问题再次成为关注焦点。而最新数据显示,由于对华贸易逆差大幅收窄,美国贸易赤字状况在2月份大有改观。
美国商务部2006年4月12日公布,美国2月份贸易逆差缩窄4.1%至657亿美元。其中,进口减少2.3%至1787亿美元,创下近一年来最大降幅。出口也下降13亿美元,达到1129.8亿美元。
数据显示,一直是中美贸易摩擦焦点的美国对华贸易逆差在2月份也出现了改善,下降了22.7%,至138.4亿美元。美国对华贸易逆差缩小主要归功于进口减少和出口增加。受棉花和大豆出口的推动,美国对华出口激增了6亿美元,减少了16.2%。而随着对中国制造的电脑和家居用品的需求放缓,美国对华进口减少了35亿美元,增加了17.0%。
美国财政部长斯诺2006年4月12日称,美中贸易逆差改善令其感到鼓舞,但称布什政府将继续敦促中国推进汇率和贸易政策的改革。“我不会过于看重某一个月的数据,看到我们的出口加强而进口减少,从而整体贸易逆差缩减,当然令人鼓舞。”斯诺在密西西比大学发表讲话时表示。
中国商务部研究院研究员梅新育2006年4月13日在接受《上海证券报》采访时表示,单个月的数据其实并不能说明什么问题。美国贸易失衡的原因在于国内的储蓄率过低,美国对华贸易赤字并不是中国政策导致的。因此“别老紧盯着中国,盯着中国也没什么用处”。
而中国政府为平衡美中贸易逆差做出了巨大努力,充分体现出了诚意。本周中国贸易代表团在美签署了百逾项采购合同。对此,梅新育表示,中国政府在平衡美国贸易逆差的同时,考虑了国内人民生产生活的需要,采购订单数额虽然很大,但也是在中国所能够承受的范围之内。
美国贸易逆差的改善提振美元走强。纽约汇市2006年4月12日收市时,美元对其他主要货币的汇率纷纷上扬。美元对日元汇价从118.28上升到118.56;欧元对美元汇价从1.2144跌到1.207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