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鼓励”、“支持”、“限制”、“禁止”不同标准,对浙江省内内河与海上的不同类型船舶进行发展序列分析,引导社会资源投向,提高资源的利用率,促进船舶运输科技进步,实现产业升级。
日前,《浙江省船舶运输发展规划》已通过专家评审,据项目组专家预测,浙江省船舶运输需求量占全国比重仍呈小幅上升,将由2003年的18.7%上升至2020年的19.3%。有关单位和部门将根据规划提供的预测分析,科学制定运力发展政策。据了解,对全省的船舶运力发展进行有针对性的规划,这在全国还是首例。
为行业发展提供引导
浙江省经济发达,对能源、原材料需求大,但本省能源、原材料资源短缺。一方面,煤炭、原油等能源物资依赖于外部大量调入;另一方面,产品及部分原材料又依赖于外地销售市场,从而形成了“两头在外”的格局,经济发展对水运的需求较大。目前,浙江省船舶运力,尤其是内河和沿海运力以及完成的货运量水平在全国均处于前列。多年来,浙江省水路运输对浙江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甚至是长江三角洲,长江流域及我国其他地区作出重大贡献。
浙江省民营经济发达,是我国民营中小型企业最集中的省份,其中小企业所创产值占全省工业总产值的83%,对GDP增量贡献率高达70.2%,民营经济成为浙江省船舶运输业发展的强劲因素。但是从规模化角度看,世界海运前20强控制了世界船队的86%的世界船舶总量,其中油轮达95.5%,散货船达93.6%。而这些国家的船舶又集中于大型航运公司手中。为了控制航运市场,大型集装箱航运公司采取合并的举措,以进一步扩大规模,占据领先优势。浙江省如何发展民营经济主体之力提高市场份额一直是有关主管部门思考的问题。
正是基于上述原因,浙江省民营经济的发展方向更需要引导。浙江省港航管理局作为一个负责任的主管部门委托交通部科学研究院,对浙江省船舶运输现状及发展空间进行全面调研和分析,以引导经营主体向更具发展空间的领域延伸,避免盲目投资和发展。此举也为全国其他省市发展船舶运输业提供了经验。
多方兼顾制定规划
据了解,在前期调研和制定该规划的过程中,承担此项目研究的交通部科学研究院,本着有利于促进浙江省船舶运输规模化发展、集约化经营,优化船舶运输结构的原则,考虑全面、兼顾多方,使规划既面向国内市场,又放眼国际市场,既适应近期经济社会发展需求,又力争远期适度超前发展,保证了规划的全面性、科学性和可操作性,为政府部门对船舶运输的宏观调控、政策制定提供科学依据,为船舶运输企业的发展提供科学导向。
项目组专家分析了浙江省船舶运输市场的现状,认为浙江省目前的船舶运输市场还存在着水运基础设施不足、从业企业规模小、船舶结构不尽合理等问题。
同时,项目组专家经过缜密的分析,预测在规划目标年中(即2010年、2015年和2020年),浙江省内河船舶运输需求量占全国比重呈现下降趋势,将由2003年22.7%下降至2020年的17.0%。主要原因是受上海世博会影响,浙江省近年内河运输承担了绝大部分的矿建材料等物资运输,随着对这一货源运输需求的减缓,以及浙江省内河货运结构的调整,内河货运量增幅趋缓,占全国比例有所下降。此外,规划目标年,浙江省海上船舶运输量仍将保持一定的增长,将由2003年14.5%上升至2020年的21.2%,且高于全国增长水平,占全国海上运输量的比重也呈上升趋势。主要原因是浙江省海上运输是我国较为发达的几个省份之一,船舶运输环境较好,政府重视程度高,此外,沿海深水港口具有良好的水运中转条件,也是浙江省海上船舶运输量快速增长的主要原因。综合而论,浙江省船舶运输需求量占全国比重仍呈小幅上升,将由2003年的18.7%上升至2020年的19.3%。
受政企双重关注
交通部科学研究院负责制定此规划的项目负责人认为,在国内还在为基础设施建设做规划的阶段,浙江省超前思维,先于其他省份对船舶运输及运力发展进行规划,表现了浙江省港航管理部门工作的前瞻性与科学的发展观。
项目组专家为浙江省政府、相关主管部门以及市场经营主体提供了一份浙江船舶运输发展序列表,该序列表按时间段以“鼓励”、“支持”、“限制”、“禁止”不同标准对省内内河与海上的不同类型船舶进行分析。此序列表可以引导社会资源投向,提高资源的利用率,促进船舶运输科技进步,实现产业升级。对于市场经营主体来讲,序列具有指导性和可借鉴性。对于政府主管部门来讲,也可通过此序列表对本省船舶运输进行整体调控。
同时,项目组专家还就浙江船舶运输发展提出建议,建议政府部门加强宏观调控,实施积极的扶持和引导政策,创造良好的船舶运输发展环境。特别建议政府部门建立信息管理中心,为船、港、货各方提供全面、及时、准确的信息服务,发挥信息引导作用;建议建立船舶运输市场景气评价和发布制度,使用政府、企业和社会各界了解船舶运输行业动态,为合理调整船舶运输结构、建立健康有序的船舶运输市场服务。此外,专家还建议市场经营主体提高素质,增强竞争能力,拓展融资渠道,实现规模化经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