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准定位 做强主营项目
近日从浙江民营水运企业——舟山中昌海运有限责任公司了解到,该公司已经与浙江电力集团签订了135万吨的煤炭运输合同,合同期为3年,利润回报率25%。找准定位,积级寻找并建立长期合作伙伴,以求稳定发展,这在浙江民营水运企业并不鲜见。
同样,进入浙江三甲之列的国字号航运企业——宁波海运集团也依照自己的市场定位,巩固和扩大现有国内煤炭运输市场份额。国内沿海煤炭运输是该集团的主营项目,该集团总经理褚敏把其视为“阵地”,并这样描述集团下一步发展方向:巩固阵地,努力开辟煤炭运输新的战略市场。
该集团的这一发展方向可谓有理可依。据了解,浙江省在2003年到2007年有一个“3个1000万”规划,即建成装机容量1000万千瓦的电厂、在建装机容量1000万千瓦的电厂、规划装机容量1000万千瓦的电厂。据悉,上述项目预计于2006年年初相继投产,届时,浙江煤炭需求量将在现有基础上增加约6000万吨,这为浙江煤炭水运业发展提供了机遇。
正是依托这一机遇,该集团下一阶段将以补充4万至5万吨级运力为主,着力调整运力结构,据了解,该集团已于今年新购置一艘5.2万载重吨的散货轮。此外,褚敏认为,围绕主业拓展新市场还必须寻求和培育长期战略合作伙伴,实现地域性的强强联合。目前,该集团虽然已与浙江省某知名电厂达成长期合作协议,但据褚敏说,宁波海运集团的发展目标远不止于此。
浙江是用电大省。如何在每年的用电高峰期,保持企业抢运电煤与市场拓展平衡?褚敏坚定地表示,抢运电煤是国企的责任。令人欣喜的是,浙江省的一些大型民营水运企业也在为抢运电煤作着努力。
接轨国际 拓展集装箱运输
集装箱运输,特别是国际集装箱班轮运输是浙江省水路运输的薄弱环节。有数据表明,2004年年底,该省集装箱专用船舶的箱位只有6682TEU,满足不了浙江省国民经济发展水平和港口发展水平,也不利于全省水路运输全面、协调发展。
据了解,目前浙江省涉足国际集装箱班轮运输的企业只有宁波海运集团一家,而且以国内线为主,规模较小。下一阶段,该集团打算以日本和韩国为切入口,着力发展国际集装箱班轮运输。
日本和韩国集装箱班轮市场门槛相对较低,是宁波海运集团选择日、韩作为切入口的原因。但是,在近几年国际集装箱运输市场一派旺盛的情况下,中日集装箱班轮航线的运价始终较低,甚至一年中出现几次零运费的情况。利润从何而来?对此,褚敏表示,他们有足够的思想准备。他认为,就抢占市场份额与低利润两方面衡量,他更看重前者。
已经形成规模经营和成熟发展理念的企业,可以主动理性地选择发展空间大的领域。但是规模有限、资金也有限的企业,若想在集装箱运输领域做大,则需要政府政策引导。
为扶持浙江省集装箱运输发展,浙江省港航管理局相关负责人建议:对内河集装箱港区改造、码头修建、作业设备购置、集装箱标准船型建造等,实施政府资金补贴政策;对内河集装箱港航企业的营业税、企业所得税的地方留成部分,50%返回企业,用于购置港口设备、船舶及相关技术改造;加大信贷力度,支持金融部门安排对内河集装箱港航企业专项贷款,允许码头、设备、集装箱船舶抵押担保取得融资贷款。
依托优势 推出特色经营
截至今年6月底,浙江省船舶运力总量达到920.8万载重吨,与2004年年底运力总量相比,增幅达10.4%,其中特种船舶和万吨级船舶运力总量达320余载重吨,增幅达7.6%。
宁波港的镇海港区,周边建有环杭州湾重化工业带和镇海炼化公司等企业群,化学品、油品运输资源丰富,依托这一优势,镇海区将发展化学品和油品特种货物运输确定为发展方向。
港龙公司是宁波航区首家具有散装化学品运输资格的民营水运企业。自去年2月开业以来,该公司已拥有运力4艘计11898载重吨。目前,该公司在建两艘散化船,预计今年年底投入营运。
由于化工品运输利润高于干散货运输,且运价相对稳定,从企业发展和地区经济发展角度考虑,镇海区航管部门大力鼓励和支持该区民营水运企业发展特种货物运输。除了在企业运输审批手续时尽力提供方便和帮助、降低企业办事成本外,镇海区还向民营水运企业提供了“带征税”的优惠政策待遇。
据了解,在宁波·舟山一体化规划中,舟山将建成一个石油中转基地、一个化工品中转基地和一个粮食中转基地。依照此规划,舟山发展特色货种运输的优势和机遇尽显。据了解,目前我国化工品运输市场中,舟山的运力占了近四分之一的份额;在国内植物油运输中,舟山占了近50%;舟山的成品油运输船队还参与了中国石化和中国石油的南北配送计划运输体系,是十分重要的运输力量。目前,舟山新华船务、舟山海光船务等企业正科学地调整运力结构,朝着专业化成品油运输船队方向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