贸易考试| 贸易培训| 贸易论文| 贸易法规

收藏 丁一凡:“一带一路”有利于缩小贫富差距和地区差异

http://www.jctrans.com/ 2020-12-08 中国一带一路网

导读: 20世纪80年代慢慢兴起的经济全球化是由欧美国家主导的生产转移和市场转移。

  近日,国家主席习近平在二十国集团领导人峰会上表示,各国要直面经济全球化遇到的挑战,完善经济全球化的治理架构,使经济全球化朝着更加开放、包容、普惠、平衡、共赢的方向发展。在新形势下,如何理解“一带一路”倡议与经济全球化的关系?

  中国一带一路网邀请到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世界发展研究所研究员丁一凡,他在采访中表示,“一带一路”倡议是政府和市场共同参与的新型全球化模式,有利于缩小贫富差距和地区差异。丁一凡的研究方向主要包括经济全球化、国际金融危机、中美关系等。

  逆全球化道路走不通

  丁一凡认为,20世纪80年代慢慢兴起的经济全球化是由欧美国家主导的生产转移和市场转移。最近一些年,在这些国家出现了所谓“逆全球化”现象。2020年出现疫情之后,这种“逆全球化”的现象变得越来越明显。

  比如,特朗普政府要求美国企业回迁,不但补贴他们,还给他们各种各样的税收优惠。他们认为把这些大企业都逼回去之后,中国的经济就会变弱,但他们忽视了中国这些年自身的发展。

  中国在工业化初期是受益于全球化的。20世纪70年代末80年代初,我们的工业水平真的非常低。到了90年代,我们的工业基础越来越强。进入21世纪,我们加入了世界贸易组织之后,我们的工业制造能力开始大幅地提升。我们给世界市场提供了大量物美价廉的工业制成品,中国的工业化就起来了。

  在这个过程中,外企都愿意到中国来投资制造业,因为中国有最佳的资源配置,我们的劳动力比较便宜,但我们的劳动力的素质特别好,所以我们中国制成品的成品率特别高。中国就逐渐变成了世界工厂。像美国这样的国家认为“中国是全球化的最大受益者”,“中国太强大了”,就开始跟中国竞争,要与中国“脱钩”。

  然而在这种背景下,他们走“逆全球化”的道路其实不太容易。一方面我们要防止“逆全球化”发生,我们还是非常开放的,希望跨国企业能留在中国,参与中国的建设。另一方面我们不害怕他们离开,对中国来说这不是特别大的损失,相反会给中国的企业腾出空间和市场。想通过撤离就损害中国的工业化,已经做不到了。

  另外,全球最大的自由贸易区RCEP已经建成,它会大大提升东亚地区在经济一体化方面和制造业一体化方面的能力,提高整个地区在世界经济的地位。这不光对中国有好处,对世界经济都有很大的促进作用。

  政府和市场共同参与新型全球化模式

  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之后世界经济开始萎缩,中国提出“一带一路”倡议的初衷是为了应对这种经济滑坡。“一带一路”倡议最开始限定在一定的地理范围之内,我们把有限的力量提供给古代丝绸之路沿线的国家,包括陆上丝绸之路沿线国家和海上丝绸之路沿线国家。通过投资基础设施促进这些地区发展,加强整个欧亚大陆之间的商务联系。

  古代丝绸之路沿线的国家参与“一带一路”建设之后,效果非常好,在全球产生了影响。越来越多的国家愿意加入“一带一路”倡议,越来越多的国际组织也想参与。所以“一带一路”倡议就变成了一种合作精神,只要对方愿意跟中国开展经济合作,我们都欢迎。

  丁一凡认为“一带一路”倡议是一种新型的全球化,它的特点是政府和市场会同时参与。“一带一路”框架下签署的各种各样的协议,都是跟政府签的,同时企业之间也签一些协议。

  所以,政府和市场的力量同时参与了新型的全球化过程,这样的发展会比较均衡。因为政府要考虑到各种各样的因素,要考虑到社会分配的平均的因素,考虑到基础设施投入产生的这些外溢效应,会对社会的各个阶层都有益。“一带一路”项目不完全是为了消费市场服务,还为了提升整个国家能力和政府能力服务。

  “一带一路”建设会把我们的工业化成果普及到世界其他地方,让这个市场越做越大,大家都可以参与分配,这是一种共赢的局面,而不是你死我活的竞争局面。与上一轮的全球化相比,“一带一路”倡议更加均衡,是一个全面参与的全球化模式。

  未来“一带一路”引领的全球化,不会迅速造成社会阶层的分化和地区的分化。最近有美国研究机构表示,中国在非洲投资的基础设施项目有助于缩小地区间差异。他们通过卫星观测发现,随着中国的投资的深入,这些项目所在地区的亮点越来越多,这说明当地的能源供给能力越来越强。原来不发达的地区变亮了,这个地区的发展更加平衡了,发展机会更多了。这也说明我们这些投资跟上一轮全球化的投资是不一样的。

  在真正落实工程之前做好可行性研究。

  丁一凡表示,现在愿意加入“一带一路”倡议的国家越来越多,但也有不协调的地方。一方面,文化差异导致我们与其他国家进行“一带一路”合作时会出现偏差。有时我们会拿我们的思维、制度去套对方,其实对方跟我们不一样。我们认为只要工程完成了,对当地有好处,大家肯定都愿意、都会欢迎,所以就按照我们的方式推行这些项目。可恰恰是这种方式有时不被别人理解。

  比如,我们会跟在中国一样要求很快完成项目工程。中国的文化里有一种儒家的入世观念,就是我要在我这辈子迅速实现这些事情,有一种紧迫感。可是很多国家的文化是来世观念,不那么重视改变自己的命运。这种文化差异会导致他们不理解,甚至会从负面的角度来解释我们的做法。这是我们在落实海外项目的过程中遇到的问题。

  另一方面,一些国家的政治环境比较复杂,有些项目会因此无法顺利落实。当然,这不是主流。但我们应该更加注重调研,事先调查项目所在地跟中央政府的关系如何,多做可行性研究,在真正落实工程之前做足功课。

  
 

凡本网注明稿件来源为“JCtrans”的所有文字、图片等作品,版权均属JCtrans所有,转载必究。若转载使用,须同时注明稿件来源和作者信息,并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

贸易网评

全球贸易缩水 唯有中国逆...
新冠肺炎疫情对世界经济造成重创,全球贸易也将因此受到严重影响。 [详细]

财经评论 深度观察

金融可为生态保护贡献更多
望着长江中可爱的江豚上下跳跃,浪花翻涌,人们会情不自禁地发出欢呼,这是人与自然的相互感知——保护好母亲河,我们... [详细]
快速询价